第八十二话:进城(2 / 2)

    听着徐老头问,她忙回神,恋恋不舍的将眼神从这些个热闹中收回来,“爷爷,要先买青盐和生石膏。”

    徐老头听过有人用盐漱口的,倒没听过用生石膏的。

    不过他本来也不懂,六郎的方子交给了四丫的,他听她的买就是了。

    当即先找了一家卖盐的铺子去。

    买东西先问价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连着问了几家的价钱,心里也大概有了数,徐老头再重回第二家,跟那好说话点的掌柜的又是一番磨嘴皮子,最后买两斤,少了两文钱。

    平常吃的粗盐是二十文一斤,这青盐要贵点,跟有钱人吃的细盐差不了多少,三十五文一斤呢。

    两斤青盐,徐老头付钱的时候脸皮都抽了。

    肉疼的。

    买好了盐,又去杂货铺货比三家的买了生石膏。

    这一番折腾,就用了不少时间,走了不少路。

    不过徐茵茵一点都没有烦,还巴不得多逛逛呢。

    “四丫,还买啥?”徐老头小心的背着花了小一百文的东西,站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又问道。

    “还得去药铺抓几样药,还有小陶罐这些。”

    祖孙俩继续买买买,直到背篓都装满了。

    这一背东西,除了用具,也就青盐和生石膏,以及治病的药,他刚才听着啥银丹草金银花田七丁香皮白芷细辛的,徐老头实在想不出来这吃的药还能做牙膏?这些东西又咋做牙膏,那牙膏到底是个啥样的。

    要不是是孙子六郎说的方子,徐老头差点都要以为是四丫乱在折腾了。

    徐老头提了提背篓带系,扭头便见孙女站着不动了,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那边正是一个卖馄饨的摊子。

    那刚出锅的馄饨馅多皮薄,清亮亮的汤底,配上一把绿油油的葱花,热气腾腾的,看着就叫人直咽口水。

    别说四丫了,他一个大人,看一眼都差点迈不开腿了。

    徐老头努力吞咽了一口口水,“四丫,该回家了,不早了。”

    闻声,徐茵茵回神,心道可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一碗馄饨都能叫她流口水了,不过这原汁原味的鸡汤馄饨,可真是香啊!

    她依依不舍的收回视线来,应声:“好的,爷爷。”

    徐老头看着这个孙女长到这般年纪,还是头一回瞧着她这么乖巧的模样,心里莫名的就是一软,也说不出个啥滋味来。

    又想着他和六郎在小妹家里吃过饭,老大也吃过一次,可家里的这些人,还没有吃过呢。

    没吃过,那肚子里咋能不馋虫呢。

    想了想,他道:“走,四丫,爷爷带你去割点猪肉,咱回家晚上自个包饺子吃!”

    徐茵茵又不是看见想吃的就走不动道非要闹着要的年纪,再说了,这也不允许她闹呀。

    但她没想到,徐老头会想着割肉回去包饺子吃,心里便不由感觉一阵暖意。

    这个爷爷,是真的不错啊。

    “好嘞!”她高兴的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