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话:早该想到(2 / 2)

    徐茵茵差点就要让徐二郎套车回村去喊徐春河,让细辛要回青云坊去喊徐春山,再去金玉坊喊徐老太,让大家伙都在才好。

    好在大夫看过了,说是受了刺激肝气郁结,导致的晕厥,没有大碍,一根银针就让人醒转了来,再叮嘱放宽心,尽量避免再受刺激,还是给开了副安神的药喝。

    徐春林送大夫出去,顺便跟着去抓药。

    徐茵茵就坐在床边,看着床上脸色不好的徐老头,忧心的问道:“爷爷,您这是怎么了?听二哥说给小姑送信的信庄管事来了?”

    徐老头晕了一场,这会儿情绪稳定多了,大风大浪的他啥没见过,这点都稳不住的话,他也不会在去年那档口有卖房卖地选择带全家逃荒的魄力。

    他们算是走得早的那一批可走得早也没几天呢,路上就多少流民了?

    不敢想,比他们后逃荒出来的,会是咋样的情况。

    早知道,早知道,当时他就该强硬着心肠,让老大他们几个去把春喜和孩子都给一起带走的!

    可是千金难买早知道。

    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春喜一家福大命大,跟他们一样,平安的在哪里安顿着呢。

    徐茵茵听说了这事,嘴里也是宽慰徐老头道:“爷爷别担心,我相信小姑他们一家都好着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咱们定会找着他们的!”

    但实则她心里也不意外这个结果,早在送信的时候,她就跟徐达骏探讨过这个事的,就云州腊月初才下了雨那情况,留在村里不逃荒几乎不可能,早晚的事罢了。

    只是不知道,逃出来的情况又是如何的了。

    只希望是好的吧,要不然,不说徐老头了,就徐老太,肯定受不住,要大病一场的。

    徐老头也怕老伴受不住,当下仔细叮嘱了徐茵茵几个,信庄管事来过的事,谁都别说,就说还没消息,再往后拖拖,等他想想办法再说。

    而想什么办法呢?

    徐老头能想的办法,也只有托人继续打听了。

    喝了药,打起精神来,他就出了门,往府衙里去找方长绪了。

    别的地方他是暂时没法子的,但宜阳府,下头这么些个县呢,万一春喜一家就在哪儿呢?还有亲家一家。

    去年靠山王要进青州之前,蒋州牧就下过文书赈灾,要底下各府县将辖内所有流民都给妥善安置的。

    宜阳府不知道安置了多少流民。

    方长绪是户房的书吏,打听这个事比别人有法子。

    他没谁可靠,也只有托他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