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出海(2 / 2)

“待我先向越王告辞,明日就出发。”庆舍想了一下说道,他也想试试乘船出海是啥感觉,毕竟这辈子还没经历过呢。

……

第二天,庆舍率领十艘大船,两百名船匠,五百名船员浩浩荡荡地驶入大海,朝着赵国方向航行而去。

同行的还有常阳和十位越人,作为使者出使赵国。

为了防止赵国赖账,得到船之后不给越国黄金和兵器,卿秦留在越国当人质了,只有赵国将这些东西送到越国之后,越国才会将卿秦放回来。

……

郭纵、卓肃两位大佬点头之后,其他商人也纷纷同意。连领头的投降了,他们就算不同意也没有任何办法。

况且赵国给的条件很是宽厚,大家没有冒着被抄家的危险反抗。

不过任何时代总有那么几个不开眼的,非要联合起来对抗赵国,梦想着成为郭纵、卓肃这样的富豪,甚至联系了魏国商人白彦和齐国商人端木应。

然后当天就被白彦和端木应卖给了赵牧,赵牧禀报给了赵括,第二天,李斯就带人过去把家抄了。

接着盐铁专营在赵国再无任何阻碍,准确的是盐铁煤炭专营。

如今煤炭已经成为冶铁和食盐之后赵国第三大产业,这还是因为现在是夏天,要是到了冬天,产值甚至有可能超过冶铁和食盐。

赵国商人背靠赵国将煤炭、铁器、食盐源源不断地卖到中原各国,赵国的铁器更耐用,食盐更白,煤炭更廉价,纷纷赢得各国百姓的青睐。

这群商人不仅没有亏,反而赚的比以前更多了,实现了合作共赢。

当然,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

其他国家商人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特别是韩魏两国的商人,因为三国之间取消了关税,赵国商品如同山洪一般涌入两国市场。

在赵牧的领导下,所有商人以赵国商会为核心联合起来,以煤、铁、盐为武器,以商场为战场,低价倾销,迅速占领两国市场。

赵牧同时趁机收购了大量的产业,成为了天下最年轻的富豪,与郭纵、卓肃以及魏国的白彦,齐国的端木应不相上下,再也无人敢将他当做傀儡看待。

只要赵牧一声令下,第二天魏国全国的煤炭都会涨价。

受于眼界的限制,魏国无人发现如此巨大的隐患,即便有人隐隐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也无人提醒魏王。

三晋正处于蜜月期,赵国在帮助魏国和韩国训练骑兵,谁也不敢挑起三国的间隙。

更何况赵国还为两国提供了曲辕犁和水车,如今粟米和水稻已经开始上粮,保守估计,使用曲辕犁和水车的农田,亩产至少能够提高两到三成。

这是亩产,总产量还要更多,因为同样的时间曲辕犁可以耕出更多的地,以前一个五口之家能够耕种一百亩地,现在便可以种两百亩甚至三百亩。

可惜魏国不像赵国那样有大量的荒地,就算将所有边边角角全部开发出来,增加的耕地也不会超过五成。

至于韩国,就更少了。

不过魏王和韩王已经很满足了,据他们所知,赵国只将曲辕犁和水车交给了他们,没有交给其他任何国家,也只帮助他们训练了骑兵。

这说明赵王是把他们当自己人看待的,两位国君心中也更加感激。

而且赵国和秦国不一样,自从赵括登基之后,没有表现出任何攻打魏国的意图,无论是北面的邺郡,还是东面的陶郡都和魏国很友好。

“如果能永远这样没有战争就好了。”魏王叹了一口气,不过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