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道音惹尘动,玄门为君开 第三十三章 春风诲人岁悠悠(1 / 2)

道起源墟 不乌鸦 2515 字 2023-02-15

二月之期须臾便至。

    这一日,柏鸣鸿自静中醒转,先于榻上起身细细理下衣袍,而后便是出洞府一路往黄沐清那处而去。

    约莫盏茶功夫,柏鸣鸿便已是到得地界,却只见黄沐清已是在洞府外亭亭而立,其不禁会心一笑,言道:“久等了,这便走吧。”

    “嗯,可莫要让师尊久待了。”

    法舟行有一刻,熟悉屋舍已是映入眼帘,屋前曲折小溪于日光下波光潋滟,而乔惜儿则正手捧书卷端坐于河畔一光洁圆石之上。

    柏鸣鸿二人于数丈外降下法舟,而后行至乔惜儿身前,再拜言道:“弟子叩请师尊尘安。”

    乔惜儿放下手中经卷,颔首道:“无需多礼,且坐吧。”

    二人告谢一声后便就各自跪坐在了草地之上,乔惜儿看两人几眼,含笑道:“前番观你两人便已是功行有所精益,今日再看,却也算是不差,想来平日应是还算勤勉。”

    “那还是多亏了师尊您这洞天内的丰沛灵气。”

    听得黄沐清之言,乔惜儿却是笑骂道:“少来说这奉承之言,沐清你资质虽是上乘,但平日里心思太杂,现下功行虽是再进一步,却也只是堪堪六脉修为,若想行得更远,你当得好生捶打下性子才是。”

    闻言,黄沐清立是惭然低下头,小声回道:“弟子知错了,日后自当多花几分心思在修行上。”

    说罢黄沐清,乔惜儿便又看向柏鸣鸿道:“鸣鸿你进境尚可,但也不可沾沾自喜,须得时刻自省。”

    “是,师尊。”

    眼见气氛似是有些沉闷,乔惜儿有意改变,但奈何常年独居,便是上次收徒,也已是百余年前之事,故而其略顿片刻后,只是言道:“凡俗界有句话倒是不假,严师出高徒,修行一事上,为师不会讲半分柔情的,我只愿这般之下,你二人日后可以活得好些,行得远些。”

    心头闪过那道山岗,黄沐清抬起头来,脆声道:“师尊,弟子定不会负了师尊教诲之恩的。”

    柏鸣鸿此刻也是适时言道:“师尊,弟子近日修行时有一事不明,还望师尊解答一二。”

    “鸣鸿但说无妨。”

    “谢师尊,弟子此番虽顺利破入七脉境,但耗在破除窍穴之上的时日却较之前长上数倍。”柏鸣鸿执礼言道:“弟子以为,若依照此般法门,待到十脉之后,岂不是数年方能破一窍穴?敢问师尊,此间可有何说法?”

    柏鸣鸿方才言罢,黄沐清便是附言道:“鸣鸿你也有此感吗?我原先只道是修为愈深则进境愈难,难不成是我想差了?”

    听罢二人所言,乔惜儿浅笑道:“便是你二人不言,此事我亦是要说的。你二人应是知晓,这苍穹寰宇内,万事万物皆有其独特性情,若是具象些,那便就是阴阳之变,五行之属等等。”

    “师尊之意,莫非我等经脉窍穴亦是有其独到的性情?”

    “不错,除离阳体那等纯灵之身外,我等修行者体内的窍穴皆是各有其属,但此属却不可轻言为阴阳五行之差,而是应将之看做诸多天地至理在人身之中的具现。”

    闻言,柏鸣鸿颦眉道:“师尊,且容弟子多言一句,敢问以我与沐清的修为境界又怎能窥察到师尊所言的那些天地至理呢?”

    “自不是让你等去参悟那大道至理,莫说是你二人,便是为师我,尚也还是那在大道之海中拾取遗珠的孩童。”乔惜儿轻笑一声,而后道:“实则我辈修士在通脉境时,若能摸透各个窍穴的‘脾性’,那修行便就可事半功倍。”

    柏鸣鸿二人听罢此言,皆是面露思索之色,只坐于那处细细咀嚼起乔惜儿方才所言许多。

    见此,乔惜儿抬指自空中凝出两片翎羽,再起袖一挥将之悬于二人身前,而后便言道:“此处乃是诸多先辈总结而出的贯通窍穴之法,你二人依此修行便是,但切记不可外传,各家虽也都有此物,但却是并不互通的。”

    柏鸣鸿抬手接过翎羽,只见其上如豆字符纵横排布,但此时却不便细看,便就只是将翎羽收入袖囊中,而后执礼言道:“谢师尊赐法。”

    “免礼,可还有他事欲要问询?”

    闻言,黄沐清先是将手中翎羽收起,随即便是执礼道:“师尊,弟子也有一问。”

    而在此时,一处药园内,唐雨粟正面带尘土躬耕其间,半晌后,其立起身子伸个懒腰,而后便是毫无顾忌地坐在了田埂之上。

    看着高悬头顶的烈日,唐雨粟叹口气道:“当真是个磨人的活计,这丹道一途果非我所想那般容易。”

    药园之内,诸多灵草依药性类属栽种于一块块田畦之中,此地灵气极为稠密,故而所植灵草皆是品相极佳,且不言其他,若是凡俗中人来此闻上一口,怕是便可寄此活出个百岁无病。

    唐雨粟正闭目小憩,却忽闻一道苍老声音响起:“怎地又在这处偷懒?大好时光怎可昏沉度过!”

    好梦被扰,但唐雨粟却是提不起半分脾气,忙是起身执礼道:“师尊您老人家来的也太巧了,弟子这刚才歇着,您便是来了。”

    再看来人,却是一头戴南华巾,身披八卦道袍,脚踏云履的年迈道人,依唐雨粟所言,此人应正是曜阳九真中尤擅丹道的邓参邓真人。

    邓参轻哼一声,而后道:“少来与我油腔滑舌,丹道一途,欲炼好丹,那便得从栽种灵药起便亲力亲为,其间所历诸多步骤,无一不是颇耗费时间的,若你不想落得我这般老态龙钟的模样,那便就少在这虚度那光阴。”

    唐雨粟低头不语,心下却是唏嘘不已,观自家师尊骨相,年少时应也是一位翩翩公子,但奈何其当年自诩天赋,痴于丹道而旁落了修为境界,到后来醒悟时,却已是寿元无几,现下虽是到了这般境界,却也是失了光鲜皮囊。

    “弟子知晓了,只是师尊,弟子尚有一事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