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一万支(1 / 2)

老将军一时间动了爱材的心思,放下了身段去挖王珏新军的墙角,这也和司马明威这个将军的性格有关系。司马明威出身中下层军官,父亲是部队里的一名少校,舅舅是海军军官。这让他基本上可以算做是军人世家出身,在军官学校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训。

    这么一个科班出身的将领,碰巧遇上了拟定先南后北战略国策的葛天章,被调到了南部战区。因为屡立战功一路晋升成了少将,成了大明帝国草根崛起的一位新代言人。这位将军走的路数基本上和杨子桢类似,都是出身正而且科班出身,又在前线流过血立过功,绝对算得上是最优秀的大明帝国军人。

    司马明威比杨子桢出名更早,而且是大明帝国内数一数二懂得带兵用兵的骁勇善战之人,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老将军性子直中带着几分圆滑,在各派势力中周旋的游刃有余,是一位少有的全能型人才。

    要不是他这么全面,朱牧和葛天章也不会达成共识,把至关重要的新2集团军交给他来管理。而这位思维有些跳脱的老将军,遇到陈昭明这位新军未来新星的第一句话,竟然就是背后挖墙脚这种事情。

    更让司马明威尴尬的是,对方似乎不太配合:当他许诺高官厚禄之后,原本纳头便拜的剧本并没有出现……而这个时候,司马明威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这番拉拢的手段,用在新军的军官身上,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了。

    升官?呵呵,不到一年前,现在新1军的军长张建军还是皇家第1集团军里打酱油的营长;现在新2军的军长郭兴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新3军的代理军长王琰刚刚晋升,之前只是个干了没多久的参谋长……即便是杨子桢这样的正统军人,现在也是新1集团军的参谋总长了。

    事实证明,要真的比拼一下升官的速度,司马明威自己当上军长的时候,似乎也已经年过45了――他还怎么保证自己手下们的晋升速度,能够比新1军内的军官晋升速度更快一些?

    也难怪陈昭明等人在听到司马明威说到升官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怪怪的――那是一种憋住笑不敢出声的难受表情,落在司马明威的眼里,就和便秘了差不多。要知道一个多月前,陈昭明还是一名背着步枪指挥11个士兵的步兵班长,而现在他已经是主管后勤的上尉军官了……这晋升的速度,难道还不够快么?

    司马明威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他想起自己看到的新1集团军发展的总结报告,还有一些从皇帝陛下那边搞到的所谓“私货”。看新军的崛起过程,简直比亲自指挥一场激烈的战斗还要让司马明威过瘾。

    当然一支部队的快速崛起,一定是由一场场胜利堆砌出来的。而对于军人来说,战斗的胜利往往意味着晋升。“新军上下皆可带兵,人人可为军官!”这是皇帝朱牧对司马明威说的,那个时候司马明威还不相信这个,现在却不得不相信朱牧说的话里,似乎没有多少夸张的成分。

    另一个让司马明威刮目相看的,是一组数据,这组数据在昨天的时候给司马明威造成的冲击,不亚于现在看到陈昭明。而且相对于陈昭明这种人才带来的冲击,带兵日久的司马明威将军能更直观的感受到新军的可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