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 爱因斯坦的纠结(2 / 2)

        曾几何时,爱因斯坦觉得这有点儿夸张,可是来到大明之后,他才发现,帝国官方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简直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仅仅只是南华大学获得科研经费,就足以建造好几艘无畏舰!

        正是利益于充足的资金支持,帝国的学术界才能够取得惊人的科研成就,并且引领着世界科学潮流的发展,而且还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学者。

        甚至就是在战争爆发后,尽管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但是仍然有大量的英裔、德裔以及美裔学者入籍大明。

        “如果离开了大明,你会发现,无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给予你如此宽松的科学环境,也不可能给予你如此充足的科研经费,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

        爱因斯坦的脑海中,浮现出老师入籍归化时说的那番话语,甚至老师还曾劝他入籍归化。

        “阿尔伯特,这是你的机会,也可能是你这一辈子的最好的机会,战争……人类历史上总是在不断的进行战争,但是科学就是科学,我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将会使全人类为之受益。而在大明,我们将得出最为有力的支持,而且也只有大明会倾尽全力支持我们的研究。”

        一边走,爱因斯坦一边在思索着老师的建议。

        “与其它任何国家不同,大明帝国对科学的重视既有华夏重视学问的传统,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所遭受的失败,1644年明帝国的灭亡后,华夏文明迅速衰退,直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华夏在科学上已经远远落后到欧洲各国,一个欧洲强国可以轻易的击败满清,历史的惨痛教训告诉大明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也正是基于这一历史经验,大明帝国才会投入其它国家难以想象的财力物力,推进科学技术发展,或许许多技术在战争中得到了应用,但是阿尔伯特,作为科学家,我们也应该看到……得益于帝国的推动,人类科学进步的速度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不正是我们——所有科学家的春天吗?”

        春天……

        喃喃着这两个字,漫步于南华大学校园中的爱因斯坦,不禁有些茫然了,年青的他,甚至就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

        他不喜欢那种破坏人类文明、挑起战争的行为,可是现在呢?这个国家却正置身于战争的狂热之中,这里的人们同样也是身处其中,不可自拔。他们狂热的为战争欢呼着,为死亡和破坏而欢呼。

        这一切他所不喜欢的,但是离开了这里又有什么地方可以给他提供如此良好的科研环境呢?

        心里这样念叨着,爱因斯坦的心情越发的纠结了起来。

        “战争……科学……”

        战争是爱因斯坦所反感的,但是这里所提供的科研环境却是他所需要的,也是他所渴望的,甚至在爱因斯坦看来,将来大学毕业之后,他想在这里谋求一个教职,继续在大明帝国从事科学研究。毕竟对于科学家而言,这里也可以提供最好的科研环境以及最充足的经费,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够给予他的。

        但是……爱因斯坦的眉头皱成了一团,然后他自言自语道。

        “这个选择真的好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