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分兵两路(1 / 2)

分兵!

        惟一的选择似乎已经摆在面前。

        2号舰指挥组组长找到了肖军,开口就问:“肖军,现在你那里能抽出多少人手?”

        肖军回答:“只要留下原本2号舰的小分队就行。”

        “10个人?”

        指挥组长特地追问了一下。

        他要确认。

        因为在这里,任何决策都会涉及到生命安全问题。

        任何的一丝疏漏导致的都是无法挽回的后果。

        作为2号舰的战术指挥员,他必须承担责任。

        肖军想都没想便回答:“没问题,我相信第2小队,也相信张建的指挥能力。”

        值更指挥组长听到肖军的决断,于是也拿定了注意,说肖军,除了第2小队外,你们剩余的突击队员全部回到舰上,把警戒区交给2分队,马上乘坐舰载直升机前往1号舰,随舰前往亚丁港。

        肖军问:“那3号舰呢?!”

        指挥组长知道肖军担心的是什么。

        3号舰是综合补给舰,防护能力相对薄弱,一定要有护卫舰或者驱逐舰伴随才能保障高度安全。

        原本计划是2号舰打头阵率先靠岸,然后3号舰在半小时后进入港区,两艘舰一起装载人员撤离。

        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

        1号舰现在要立即赶往亚丁港,容不得半分耽误,毕竟时间就是生命,荷台达港周边乱成这样,亚丁港的情况此时也好不到哪去,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赶往那里接走侨胞。

        所以,1号舰甚至来不及靠岸接上特战分队队员,直接掉头赶往亚丁港,在岸上的队员只能使用舰载直升机运载前往1号舰。

        一旦1号舰离开,意味着3号舰入港后2号舰不能离开,必须要等到3号舰接完同胞后才撤离。

        听起来,也就是多待一两个小时的事。

        在平时,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问题是这里是战区,性质已经完全不同。

        别说多等一小时,就算多等半小时,风险都急剧增加。

        “3号舰会提早进港,尽量用最快的速度接人,刚才我算过了,目前已经有78人上了船,每个人从进入到安检到清关最终到上船,每人耗时大约25秒,这还不够快,我们需要更快,3号舰进入港口之后,我会协调清关组和安检组,还有和DSG的同志协商,尽量缩短同胞登船的时间,到时候你们特战分队的警戒压力会很大,你确定张建能够胜任吗?”

        肖军说:“我相信他!”

        指挥组长也不多说:“行,你马上待人回舰上,将码头交给2分队!”

        “是!”

        肖军接到最后命令,打开分队内部频道,联络张建:“张建,到我这里来一下。”

        很快,张建飞奔过来。

        到了面前,敬了个礼。

        肖军说:“战时就不要搞繁文缛节了,时间紧急,我必须带走除了分队以外的所有队员,这里的警戒任务全部交由你的小分队负责,我现在只要你一句话——能不能胜任!”

        “能!”

        张建当然也很好奇肖军为何忽然做出这个决定。

        但他也知道,肯定事态非常紧急,队长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也无须多问。

        问就是延误战机。

        只有执行!

        为什么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道理就在这里。

        撤侨虽然不是打仗,但也是战时任务。

        如果追根问底,没等解释完黄花菜都凉了,延误战机造成损失,那就直接上军事法庭等枪响,严重的甚至不需要上军事法庭,直接就地正法。

        肖军立即在频道里通知其他队员过来集合,同样不解释任何东西,直接下达命令上舰。

        舰载直升机那边早就已经在准备了,老何和副驾驶已经就位,在机舱力检查了一遍自己的爱机,做好飞行前的一切准备。

        指挥组长协调着一切,看着突击队员们纷纷跳上直升机,然后螺旋桨越转越快,最后腾空而起,机头一点,转了个方向,朝着1号舰所在的方向飞去。

        码头上,不少同胞目睹了这一切。

        特战队员突然减少,不少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

        但没人多问,问也白问。

        现在每个人只有一个心思,早点上船。

        只要上了祖国的军舰,心头的大石才能轰然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