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洋人画圣(1 / 2)

国师后裔 恰灵小道 1237 字 2023-04-26

“因为那时没人识货,女史箴图仅售价1英镑,却没有人买。”

“为何?因为当时的1英镑,对那帮平民百姓,是一个天文数字,后来这幅画就被一个大英国人买走了。”

“如今这幅画,藏在大英博物馆里,价值已经超过了10亿。”

“说起来,其实也算是捡漏,对不对?”

我笑着点头,柳爷便继续说道:“早在十二年前,我去大英博物馆,看过这幅画。”

“从它的历史角度讲,女史箴图描绘的是东晋时期的贵族妇女生活。”

“当时晋惠帝的皇后作风狠戾、善妒,非常的有野心,没有封建社会女子的“德行”,反而像一个不择手段野心勃勃的男人,于是晋朝的大臣就写下了《女史箴》来讽刺皇后的德行。”

“顾恺之得知之后,就在这样的背景创作了女史箴图。”

“它的画作一共分为9个部分,画作中的女子都非常的柔美,充满了幽静文雅和端庄的气质。”

“你看这里……”

柳爷指着那副画里的凉亭和女子:“她像什么?我指的不是她的长相,而是她在这幅画里所扮演的角色。”

我眉头微皱,随后猛然反应过来道:“一个……被软禁的大家闺秀?”

柳爷沉声道:“不错,东晋时期因为皇后的缘故,女权非常的鼎盛,可以说有了一点母系社会的苗头,但很快就被遏制了下去。”

“原因很简单,当时那个朝代,女德被认为是一种正确的约束,顾恺之画这幅画的原因,就是为了讽刺皇后的随意、野心勃勃,带有很严重的说教性质。”

我眼前一亮:“您的意思是,这幅画其实并不是在描绘那种生活,反而是在讽刺这种生活?”

这个角度,是我从未想过的。

毕竟在古代时期,很多画作都是为了刻画当时的繁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朝中官员的认可。

若是用画作来口诛笔伐,来讽刺天下,若是传到了达官富贵耳朵里,杀头都算轻的了。

但东晋时期,似乎不太一样。

柳爷用力点头:“女史箴图中描述的,都是封建时期贵族女性的日常生活,有的在梳妆打扮,有的在与孩子逗趣,最后一幅画,还有一位女官执笔,似乎在宣读着什么。”

“这就是《女史箴图》的中心思想部分。”

“顾恺之所画的女官,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约束,而两名听着女官宣读女史的人,正是不守“女德”的皇后。”

我喃喃自语:“女史箴篇,敢告庶姬。”

这就是女史箴图的篇言。

结果,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柳爷沉声说道:“这,不是顾恺之的画,因为这样作画,并不是他的风格,它更像是……”

“更像是一个春心萌动的少年,与一位大家闺秀动了相思之情,却因为大家闺秀被软禁而太过思念,所以作了这样一幅画,把女子的幽怨、思念,刻画的非常完美。”

“技法,画法,用的都是顾恺之的。”

“唯独这幅画的立意,不是。”

我和柳爷相视一眼,心中已经确定了答案:“这么说来,这是一幅古仿古的画作了。”

“而画者,就是落款上的顾生清。”

柳爷从一旁的货架上,拿出了一幅专门装画的长匣子,将其工工整整放在了里面,还额外在上下两角,加了相应的磁石,避免它因为颠簸而产生皱褶,看得出来他非常珍惜此画。

柳爷说道:“应该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