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千日谈(2 / 2)

    宇文家族是其中实力最雄厚的家族,帝京也是有兵的。如今,帝京之中能够供项思羽驱使,且能够完全信任的,除了项思羽的亲卫和暗卫,便只有樊鹏举将军的军队了。

    凤颜玉正思考着,孙贵妃突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皇后娘娘!不好了!我爹爹说,懿文太子发兵进攻了!」

    「你说什么!?」

    凤颜玉扭头,十分愕然。

    孙太傅虽然是文臣,不懂领兵,但战场上的消息,通过他攀枝错节的关系网,却是得到消息比他们宫里快的多。

    江瑾贤自半年前以懿文太子的名义起兵后,实际上是盘踞一方,并未大肆进攻,有些养精蓄锐的味道来。

    是以项思羽也不愿举全国之力去对付江瑾贤。因为毕竟江瑾贤尚未起势,正值秋收,兴全国之兵讨伐之,百姓不免会觉得小题大做,影响来年收成怨声载道。

    百姓饿了肚子先恶了项思羽的政权,到时候倒不用江瑾贤起兵,直接就从内部瓦解了。

    毕竟祸起萧墙啊!

    所以项思羽派梁国公去解决这个问题,梁国公在这次事件里并未背叛项思羽,围剿懿文太子可谓是尽心尽力。

    但江瑾贤每次都使巧打退梁国公进攻,不主动出击。

    梁国公每次一有动作就被江瑾贤打回去,一来二去便宜没讨到多少还损失掺重。那兵是府兵,都是用自己的钱养出来的兵,便打定主意不主动出击,既然江瑾贤没有进攻帝京的意思,那他们便只要压制这懿文太子不出沧州,不入潼关便好。

    项思羽当时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倒是和梁国公达成了共识。

    凤颜玉听完孙贵妃的话,倒是很快地冷静下来。

    按理说之前项思羽的安排是没有问题的,本来是一路优势,都俘虏了江瑾贤,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过自信,太过轻敌,却没想到内部人员背叛。

    孙贵妃叹了一口气:「陛下一直提防的萧家,倒是没反。原本陛下紧盯着萧家,甚至还和契丹签了协议到时候将萧家交给契丹处理,却没成想,是宇文家……」

    果然是应了那句话,会咬人的狗不叫。

    凤颜玉没理会孙贵妃的哀叹,而是看着地图,按照刚刚孙贵妃所说的战况,这懿文太子的军队避开了在东北侧驻守的梁国公的军队,直逼潼关而来。

    若是潼关破了,岂不是要重蹈历史上安史之乱的覆辙?

    她记得,历史上,玄宗皇帝便是在潼关破之后逃离长安,马嵬驿之变后本来是有望亲自集结军队反攻安禄山史思明,但无奈儿子肃宗自立为皇。

    玄宗皇帝以大局为重,未免大唐军队离心,便主动退位太上皇。可见玄宗并不是真的年老昏聩。

    后来玄宗回归长安,史书记载百姓夹道相迎,高呼「圣明天子」,可以看出来,当时的百姓并不把这一场祸乱怪到玄宗的头上去。

    虽然这是天宁国,地图地理也与大唐的不一样,潼关的位置也不一样,但阳光下没有新鲜事。

    帝京已经是敌人为项思

    羽准备的牢笼,就待懿文太子攻破通关后瓮中捉鳖,她又怎么能让项思羽留在帝京?

    凤颜玉一番思索,已经有了计较。

    「孙贵妃,你可知道陛下在哪里?」

    孙贵妃顿了顿,嗫嚅道:「这几天臣妾……很少看见陛下,不过据刘大监说,似乎是在延禧宫。」

    凤颜玉皱起了眉头,这些天,她也几乎没怎么见过陛下。

    明明该是最关键的时刻,项思羽却自那夜仿若失了神一般,放弃了一切的筹谋,跟个透明人一样。

    凤颜玉拉起孙贵妃的手,往延禧宫赶去,一边疾走一边问道:「陛下为何在延禧宫?你可知道?」

    孙贵妃认认真真地回答:「现在的延禧宫虽然不住人,但先帝在时,住的却是陛下的母妃,楚贵姬。」

    凤颜玉住的凤仪宫和孙贵妃住的承乾宫在先帝时分别是贵妃和贵嫔的居所,是以这延禧宫,凤颜玉是没去过的。

    凤颜玉的心疼了一下下,想必那日栖霞长公主不轻不重的一句话还是落到了项思羽的心头。新

    凤颜玉停下脚步,拉起孙贵妃的手,无比郑重地看着她:「你别跟我去延禧宫了。你现在想办法用安全的方式把陛下即将撤离帝京,要他好生准备的消息传给孙太傅,让他去跟该走的,愿意走的世家们通告。」

    孙贵妃犹疑地看了凤颜玉一眼:「这……陛下还没有决定,陛下都还不知道这件事……」

    「等陛下想通了就来不及了!刻不容缓,快去!」

    见孙贵妃还在犹豫,凤颜玉急道:「你既然知道现在局势的危急,应该也能判断出这是为了陛下好。若你还拿着之前的偏见看待本宫,可会耽误不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