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明月如霜伊人如画(1 / 2)

父女二人路上闲话,到让甄英终于把天下大势了解了个大概。

    中洲大陆天下五分,征伐百年,方有如今稍显平稳的局势。

    北境异族入侵,中洲皇族为了抵御异族,不得采用驱虎吞狼之策,重用世家门阀。

    一时间,虽然科举与察举并行,实权官职,却大多为世家把控。

    要知道,此计策需要高超的政治手腕,毕竟虎患大与狼患,而当时重文轻武的画家皇帝并没有先祖当年的御下之术。

    八大世家在驱逐异族后,干脆掀了摊子,共同推举那时姜家的家主为新朝皇帝,即为太祖高皇帝姜焕。

    自此,八大世家变成了五姓七望。

    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为了平衡朝廷,太祖姜焕上位后,重门派而轻世家,五大门派应势而起,与七大世家分庭抗礼。

    姜焕农户出身,连姓氏都是跟着当地的望族,当年异族入侵,全家逃荒,父母叔伯兄弟上下十余口男丁,祖母姑侄二十多女眷,逃到长江天险时,在码头遭遇蛮族。

    逃荒的路上,两个三岁的侄儿和一个两岁的侄女已经被换成了肉粥,一家人相互扶持着到了江边,本以为柳暗花明。

    功亏一篑。

    姜焕被父亲和大伯压在身下,一同被护住的,还有他七岁的表弟。

    当夜,蛮族人回到营帐,姜焕才从尸山血海中起身,表弟虽然被大人们护着,到底因为年纪太小,被捂了太久,没了气息。

    那年姜焕十二岁,和如今的甄世英一个年纪。

    他能当上皇帝,纯粹是个意外。

    恰逢,崔氏征召士兵讨蛮,当时还是“九娃”的太祖为报家仇应征入伍。

    因杀敌奋勇,被崔氏本家一个辈分极高的长老收为义子,入赘了崔家,赐名姜焕。

    那时的他一心想着为家人报仇,上阵拼杀奋不顾身,已经存了死志,当时抵御异族入侵的队伍中,这样的半大少年其实并不少见。

    姜焕能被看重,是因为他虽报死志,仍记惜身。

    大长老收他做义子,用“焕”来给他取名,想必是希望他能用自己内心的温暖照耀世人。

    他也确实做到了。

    家人都失散了,但是他娶了大长老的义女,也是因战乱失去双亲,崔家的旁支女儿崔莹。

    崔莹虽然是崔家旁支,到底出身世家,族中怜悯她孤苦,并没有吞了她的家产,反而给她找了赘婿,重振家业。

    而崔姓源自于姜姓。

    崔莹是个好姑娘,为了避免赘婿跟着自己姓会招惹非议,以“姜”为太祖姓氏。

    之后驱除异族,恢复中原,废立帝王,取而代之,兴门派而弱世家,轻徭役而薄赋税。

    为君雄才大略,与民休养生息。

    一代伟业。

    甄世英对着镜子打量自身,心中想的却是太祖高皇帝的故事。

    姜澈知道她自怜身世,常与她讲自己的祖父,也就是太祖高皇帝之事,只盼她能醒转过来,提一提心气。

    甄英十岁才堪堪开蒙,好容易借着沈嬷嬷的东风认了几个字,不用做睁眼瞎,看着姐妹们为女官备考,自己却一无是处,只当此生这般,潦草度过。

    却不想挨过了最初的十年,日子竟是一天胜过一天,不仅有姐妹相互扶持,又有沈嬷嬷这样的良师倾力维护。

    待到王爷收养女,竟然一举选中,早在姐妹之前便看惯了吴中风光,王爷更是待自己如亲子,从头到脚,里里外外,事无巨细的吩咐下去,竟然无一处不妥帖。

    这般看来,相似的出身,姜焕都能做皇帝,自己比他更多了姊妹扶持,义父爱护,又因本朝看重女子,将来便是做不成女官,也不必郁郁宅邸之间。

    心念通达后,甄英整个人都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来。

    也是恰巧,二人走走停停,正巧在上元节当天,赶到了钱塘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