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甄英巧计金蝉脱壳(1 / 2)

倘若那名女修士真的降了北境异族,为何要引发雪崩山怒,以至于遍地枯骨?

    甄英张了张口,一个:“不。”字脱口而出。

    她练习说话已经有两年,只有说单字时才能字正腔圆的发音,组词造句却往往不成调子。

    平日里藏拙,只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

    太妃早已经心疼坏了,连忙两步下了座位,把甄英搂在怀里:“不去啊,咱们不去,他们边军将士无能,怎地让我的英儿去受苦。”

    甄英急坏了,连忙抽出手来拉住探雪,七手八脚的比划。

    “山怒不是北境人引起的。”

    “英儿知道什么?”

    甄英说话还是略带点结巴,探雪、听霜身边总是备了炭条笔墨,现下赶忙铺开,让甄英把昨日之梦细细写下。

    末了,姜澈深深看过那张帖子:“你说那名女子与你相像,可是看清了容貌?”

    甄英点了点头,指着堂前高悬的风水镜,又指了指自己的脸,意思是自己每天在镜子里看自己的脸,怎可能认错。

    “她没死!”姜澈第一个惊呼出声:“我就知道,大姐她那么厉害,怎么可能死在一个胡氏手里,定是她将计就计,金蝉脱壳走了。”

    姜茂却仍有疑虑:“不对,倘若那人真是姑母,怎会轻易泄露行踪?”

    “不不不,正是因为泄露了行踪给英儿,我们才能确认真的是郡主。”

    姜澈接过甄英手中邸报:“我有一个猜想。北境山怒,不一定是出了修士,大姐有二分之一的北境血统,她娘是当年的万贵妃,都说万贵妃只差一步就能出任圣女,说不准就是因为大姐回归,得到圣女峰的承认,然后。”

    “然后北境大汗不愿意大权旁落,出兵截杀。”

    “郡主不愿意造成生灵涂炭,然情势危急,不得不出此下策。”

    “想来阿姐已经脱身,为了防止北境借此机会出兵,这才托梦给英儿。”

    众人七嘴八舌补完了事情脉络,末了,姜澈出声:“这天下要乱。”

    “何以见得?”姜茂到底年轻,不曾想通其中关节。

    “因为在‘帝心’之道之前,你姑母早就执掌了‘文心’一道,不然她一个女子,怎能得天下俯首?”

    甄英注意到,他说的是“执掌”。

    “北境能对她出手,不可能全无依仗,若我是北境之主……没有两个证道境的修士,绝不会出兵。”

    每个人的“道”都不相同,只要在某一个领域有了深入的成果,就可以开始触及“道”。

    这是入道境,对应的可以开始练气、锻体、聚精、凝神。

    四关过了,筑基已成,能感觉到天地的呼应,得到自己所选择的“道”的回应与认可,此时对自己的“道”初窥门径,算得上摸到了修行的门槛。

    之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分支,归纳总结自己的“道”,能够将“道蕴”凝结在身体里,结出对应的金丹,到这个时候,才能算得上是正经修士,外头一般称作是金丹期。

    接着,或是游历天下,或是宦海沉浮,或是仗剑行侠……以自身经历,反证自己的“道”是否正确,将所学所悟,融会贯通,这时是论道境。

    至于后面的渡劫、掌道,对于“门外汉”甄英来说,太过遥远了。

    王府请了无数教习先生,连安灵儿都能在“香”之一道上初窥门径,甄英却仿佛是其中的绝缘体,再怎么认真努力,却没有得到一条“道”的认可。

    “让我去。”她提笔,宣纸上的墨迹有些颤抖:“我想见见我娘。”

    “不行。”姜澈的面色深沉,看不出喜怒:“你好好呆在家里。”

    “我去带阿姐回家。”

    屋里,雕梁画栋,富贵华彩,甄英心中寒意却和当年在甄府一般。

    别看太妃、吴王、世子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