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女儿聪慧智救同胞(1 / 2)

甄英暗道不好,见状连忙下跪。

    膝盖并不如小命贵重,对方又是救命恩人。

    刘纪抬头看了她一眼,手掌上抬,示意她起身。

    一日水米未进,身体竟然有些头重脚轻。

    她作为早产儿,本来身体就差,又只调理了一年就上路,一路风餐露宿,原本虚弱的身体更加支持不住了。

    累了一天,疲态竟显。

    这一下,猛地站起,低血压和低血糖的症状同时浮现。

    竟是站都站不稳,几乎一头栽倒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其实甄英行礼的时候,刘纪其实已经走来,要搀扶她了。

    此时,他对这个来历成迷的小孩儿,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说是中洲人,此地距边境有千里之遥,他孤身一人,如何能走到圣山脚下?

    若是朝圣的牧民,年纪又实在太小。

    况且,北境部落,巫医萨满,一直掌控在长老院手中,贫困牧民家的孩子,能从哪儿学习医术?

    可长老院的老妖怪里,绝不可能有这么一个聋哑痴呆,连饭都不知道吃的傻子。

    如此说来,最大的可能,是北境的“轮回渡劫”法。

    这倒不是什么秘密。

    有不识字的幼童,被人点醒前世宿慧,当即能歌万卷史诗,不错一字的。

    有天生痴傻的王子,听了圣女的祷言,顿时觉醒无边智慧,成一代枭雄的。

    倘若此人是轮回之人,有何等神通,都不稀奇。

    小孩儿形销骨立,一双做惯了粗活儿的手,冻萝卜似地,偏偏长了点儿笔茧。

    这引起刘纪几分猜测。

    北境盛产牛羊,有秘法制的冻疮膏子。

    除非小部落里一穷二白的农奴,便是普通牧民都不会有这样一双手。

    北境诸多部落并非铁板一块儿,部落之间纷争,打完之后,败者就会被胜者充当奴隶,打上印记。

    他是逃奴?

    又聋又哑,能逃去哪儿?

    不过是十一二岁年纪,懵懂顽皮,目光清澈。应当是富家夭子,家中遭到变故,这才落得如此狼狈。

    此时甄英悠悠醒转,目光相对,并无瑟缩之意。

    刘纪脑子里灯泡一亮,语速放慢,说的是中洲雅言。

    “你是谁?”

    好家伙,人都救回来,在你大本营里晃悠了两天,这才想起问人家是谁。

    不知这北境大单于的三王子,到底是心比天大,还是有恃无恐。

    观其身形,却是是一副习武的好底子。

    想起面前这人轻描淡写,拎小鸡似地把自己扔来扔去,甄英无奈地确认,这人确实可以有恃无恐。

    她好些日子不曾说话,“英”字又是个后鼻音。

    口型对了半天,对面那傻子还在一头雾水。

    “我先确认一下,你不是逃奴吧?”

    三王子的老师放鸭子似地教导诸位王储,他自以为自己中洲雅言说得标准,然而就和老外的塑料普通话一样,音不成音,调不成调。

    刘纪重复了三遍,最后只能无奈的抓住重点,夸张地比出“逃奴”的口型。

    甄英从怀里掏出白玉佩,在他面前使劲晃悠,又比了比自己,无奈做出一个运笔的姿势。

    “转磨盘?驾车?你真是逃奴?”

    甄英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地,又做出铺纸的姿势。

    “铺床叠被?你是小厮?不对啊,哪家用小厮铺床叠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