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探访县衙甄英挖坑(1 / 2)

姐妹三个还在祠堂里跪着,甄英却顺着小路,预备着去县衙找人。

    “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县衙这类地方大同小异,都是按照“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邸”的规制来建立。

    甄英即便是不曾来过,也有自信不会迷路。

    她催动法衣,隐去身形,大模大样准备进去,却在大门就被拦了下来。

    既然是仙侠世界,作为最大的修士组织机构,朝廷不可能不对修士做出防范。

    县衙大门外,当先一个照壁,上头就有使人显形的咒文。

    再往里,应该还有些别的手段。

    不然,稍微有点儿道行的,都能在朝廷地盘儿上来去自如,像什么样子?

    衙门又不是菜市场!

    甄英无法,只得换了身衣裳,肉疼地摸出些许铜钱,找后门卖苹果的阿婆买了点儿礼物。

    又去布庄扯了块儿红帕子把篮子盖上。假装自己是甄家的奴仆,前来看望安家小姐。

    门房拦过她一回,看她面熟,死活不肯放人。

    甄英又挨了小半天,直到门房换了班,又给新接手的门房使了银子,这才被人带着进去。

    她年纪又小,还是个姑娘家,无需伪装,就能让人轻易放下戒备。

    修士?拜托,八岁就能入道的修士,那是什么天选之子!会来云县这种小地方?

    茶馆里那个说书的?那是皮套好嘛!八岁的锻体修士,全天下都数得过来。

    门房引着她进了大门,先在门口寅宾馆,也就是县衙大门靠左手边一个小屋里登了记,用朱笔摁下手印画了押,老老实实留下姓名。

    那名册不知用了什么术法,当问及甄英名姓时,她明明想编一个假名,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好在她姓甄,云县中有很少有人知道甄家四房的事儿,这里算是糊弄了过去。

    县衙自大门到三堂一条直线,呈轴对称,布局紧凑,主次分明。出了寅宾馆,又是一条长长的甬道,再过一道仪门,门房将她交接给了当差的皂班差役。

    县衙内皂、壮、快三班,其中,皂班主要负责衙门内部事物,既是公务人员,同时也是县令的生活秘书,只是多数时间在衙内办差,在外头不如另两班威风。

    壮班一般负责差遣捕盗。快班则是负责传递公文,也会在壮班人手不足的时候,也会随着壮班一起缉捕。

    这是衙门正经的公差,虽然政治地位不高,但是政治影响力不低。

    这些人的工作岗位是父子相传,比铁饭碗还铁饭碗。县令可以升迁调走,但吏员都是扎根基层,一个县的情况,没人比他们更懂。

    甄英两世为人,修习最多的,便是《情商》一书。不仅礼数周全,话里话外,把那皂班大哥捧得高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