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做时间的朋友(2 / 2)

“也没有那么多人需要学习驾驶,如果随时随地都能轻易地租用到出行资源,那么拥有一辆私家车就会成为落后的观念。”

“当然,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暂时我们还无法触及到那一步,但是这种美好的未来愿景是可预期的、切实可行的,也是早晚会变成现实的。”

“网约车行业一定创造了价值,这是它存在的基础,所以它无论如何都会继续发展而不会消亡。”

林一这套理论不是他的独创和发明,以张雷的投资人角色一定早就接触过,他没有反驳也没有点评,只是追问道:

“那你怎么看待万里出行在这个行业里的前途?”

这个问题也在意料之内,林一向他强调:“首先,万里出行已经确立了在国内网约车行业的市场领导地位,并且已经保持了不短的时间。”

“从过去几个月其他竞争对手徒劳的挑战来看,这种地位目前是稳固的、长期的、可持续的。”

“随着网约车行业的继续发展,比如最近专车业务的出现,以及未来可以预见的更多交通资源被调动起来,万里出行会分享到最大的利益蛋糕。”

“我知道高岭资本和张总向来推崇价值投资的理念,信奉长期主义,这种想法跟万里出行以及整个打车行业的发展是不谋而合的。”

张雷爽朗地笑了一下,林一刚才拿他自己的话来说道,多少也有些吹捧的意思。

这些理论上的东西当然不能说是完全假大空,但是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来说还太虚了,身为一个投资人他看得是更加实在的。

“说实话林一,高岭资本不是纯粹的风投公司,我们通常是不在你们现在所处的这个阶段出手的。”

“虽然在年初的补贴大战里面你赢到了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本质上来说你的商业模式跟嘟嘟和快嘟没什么差别,加上Uber的出现,你的护城河实际上是很浅的。”

“林一,我投资打车行业或者投资你,都不是一个问题,但你要给我一个信服的理由。”

他这个话已经算是客气了,护城河这个概念指的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优势,万里出行现在还很难谈得上有。

高岭资本跟沈巨佬的红山,以及其他的风投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就压根儿不是一家风投公司。

张雷创办的这家公司后来被称为亚洲最大的私募基金,换句话说大家把他视作是PE,而不是VC。

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高岭资本管理的资金规模非常庞大,超过1000亿美元。

基金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金额越大管理难度和成本越高,有可能会拉低整体收益率。

知名的风投机构即便募集能力不成问题,也不会这么干,因为如果只从事早期投资的话根本花不了这么多钱。

所以张雷并未把自己局限在一级市场,实际上他在二级市场也有很大的布局,高岭后来操刀的大项目比如格力、百丽,都是几百几千亿的上市公司。

不过一个好消息是,他真的很有钱。

所以刘简妮说,如果张雷肯掏钱的话这一轮的融资金额不成问题,考虑到他一贯的大方很有可能还会超出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