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地表最强90后(2 / 2)

人们常常用“版本迭代”来比喻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那些公司的起起落落。

事实证明,张翊鸣的版本不光在国内至少领先一代,就算是放在海外照样领先一代。

以前总有人说,硅谷巨头如何如何牛逼,结果后来被斗音国际版的TT打得灰头土脸,颜面扫地。

只能使盘外招。

那些都是后话,王星就开口道:“林一,现在看起来你才是最幸运的那个啊。”

林一笑问:“我哪儿幸运了?担惊受怕了三年,最惨的时候我女朋友都说,如果破产的话她来养我了。”

王星不屑地指了指他,意思是他装蒜。

“你的赛道好啊,你看同样是在资本主持之下的合并,合并之后也都基本统一了行业格局,但是我的估值就不如你。”

“再说说跟大厂的关系,我跟A厂决裂之后他们拿出了口碑,还投资饿了吗来恶心我,鹅厂虽说是跟大腿但是能帮我多少呢?”

“翊鸣那边虽然他说的轻巧,但我想跟熊厂的交手也没有那么容易,还是保持着每年一轮融资的稳定频率。”

林一敏锐地发现,王星在提到他的估值的时候,语气里是有些是实实在在的羡慕的。

而低调的张翊鸣,则是在一旁默默地不吭声。

果然闷声发大财。

仨人聊了些有的没的,但今天的主要流程还真就是吃饭。

因为他们除了互相探讨和发发牢骚之外,业务上的合作是比较遥远的,彼此的共同点不过是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比较相似而已。

这次见面虽然没有刻意偷偷摸摸,但也不是大张旗鼓,没想到消息还是传了出去,引起了一定关注。

其实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一些媒体开始将三家公司并称了,而这次见面仿佛是一个信号。

一夜之间,“新三巨头”这种惊人的说法不胫而走,还参照BAT的格式为他们起了个简称叫作BMW。

B,Byte,字节。

M,每团。

W,万里出行。

严格来说,这三家公司虽然近年来表现亮眼,看起来潜力不错,但跟真正的三巨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谓“新三巨头”或者“小三巨头”言过其实。

但是舆论场是需要新鲜感的。

或许人们已经开始对BAT感到厌倦,不管当事人乐意不乐意,BMW这样的说辞还是很快流传了开来。

对于林一来说,还有一个“惊喜”。

BMW的说法一出,网上的好事者就进行了拙劣的分析,除了叨咕几句外行话之外,还非要分出个高下。

他们比较的对象是公司估值,因为非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信息并不完全公开,融资的时候也经常语焉不详,所以身家就不太好算了。

万里出行跟嘟嘟打车合并之后的最新估值已经达到了360亿美元,而此时的每团大约只有它的二分之一,字节是三分之一。

结果就是,万里出行顺理成章地被封为“新三巨头之首”,而林一本人则因此荣登营销号的创作素材:

《地表最强90后的财富人生:创业有成挑战BAT,绯闻不断桃花朵朵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