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摊丁入亩(2 / 2)

第一个是北方数省的人口锐减,贫民流民大量跑到江南做工,贫民流民跑掉后,留在当地的豪族就成了多数派,这些豪族又依附于缙绅。

就是说,崇祯已经没法借助贫民来斗倒缙绅。

第二个意想不到就是江南工商业的发展远远超出崇祯的预期。

刚开始,崇祯之所以盯上北方数省的土地,是为了扩大财源,即便按五两一亩,北方数省的耕地也至少可以卖15亿的天价。

可现在,随着江南工商业的发展,大明朝廷已经不再缺钱了。

噢不对,大明朝廷仍旧是缺钱的,但是内务府已经不再缺钱。

所以崇祯已经没有像崇祯十七年时那样急切的想要卖地筹钱。荸

基于以上两点,崇祯也换了思路,觉得将原属于北方缙绅豪族的土地还给他们,也不是不行,这么做至少可以给山西、陕西两省的缙绅豪族吃颗定心丸,将来从伪顺手中光复山陕两省时也会更容易。

只不过,就这样把土地还回去是不可能的。

还是那一句话,错了就应该受罚,做了错事而不用付出代价的好事是不存在的,北方缙绅必须得为他们的投敌行为付出代价。

那么问题来了,具体该如何处罚?

很简单,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趁着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危害。

需要说明的是,崇祯要解决的是土地兼并的危害,而非土地兼并本身。荸

首先对于工业文明,土地兼并其实是利好,只有大量失地农民的存在,工厂工坊才能招募得到足够数量的工人。

江南八府一州的工业之所以能这么快就发展起来,

除了崇祯的强力推动之外,跟前期逃难到江南的流民难民也是分不开。

其次解决土地兼并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与人性相悖,只要人类还存在一天,土地兼并这种事情就绝无可能杜绝,即便是暂时杜绝,不久后也会卷土重来。

但是土地兼并的危害是能解决的,古往今来土地兼并之所以造成危害,最主要就是官绅特权阶层不用纳税,因此土地越兼并,国家的税源就越丧失,最终造成占据土地份额最小的平民却要承担最大份额的赋税,然后国家财政就彻底崩溃了。

如果取消官员缙绅的特权,土地兼并就不会造成税源流失。

只要税源不会流失,国家的财政就不会崩溃,国家机器也就不会停摆。荸

当然这是农业文明的逻辑,但是换到工业文明也一样适用,农业文明的土地兼并所对应的就是工业文明的垄断。

土地兼并会导致财富集中、税源流失。

垄断也同样会造成财富大量集中,进而导致税源大量流失,因为垄断阶层手握特权,有的是办法绕过监管避税。

土地兼并无法避免,垄断也同样不可能避免。

所以要彻底杜绝垄断是不可能的,国家只能尽可能的消除垄断的危害。

土地兼并的危害可以通过摊丁入亩加以消除,垄断的危害就只能通过以国家垄断的方式加以反制,即让国家资本代替私人资本进行垄断。

这点,崇祯从一开始就已经从制度上设计好了。荸

官督商办,内务府持股,就是崇祯的顶层设计。

现在轮到摊丁入亩,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危害。

“孟阁老的这番话,朕能否这么理解?”崇祯说道。

“朕这个皇帝犯了弃地之罪情有可原,所以北方缙绅犯了通敌之罪同样情有可原?朕不用受惩罚,所以北方缙绅同样不用受惩罚,是这意思吗?”

“臣的意思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事出有因则可以区别对待。”

孟兆祥轻叹了一声,无奈的说:“不过圣上如此解读,也没错。”

“朕明白了。”崇祯笑了笑又道,“就是说要处罚北方缙绅,就必须先处罚朕自己,否则难堵九州万方悠悠众口。”荸

孟兆祥默然以对,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崇祯却突然把脸一板,沉声道:“既如此,那就先处罚朕自己。”

说完一指窗外运河两岸的荒地,又说道:“皇家在京畿原有500万亩皇庄,自即日起全部收归国家所有,充为户部之官田!”

“啊?”张慎言、孟兆祥等都变了脸色。

其实,他们早就听说过崇祯有意将京畿皇庄的500万亩良田充为户部官田,但是都没把这当回事,500万亩皇庄,就按一亩10元计,那都是5000万元!

何况皇庄占的全都是上等良田,一亩何止10元?这是多大一笔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