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基本国策(2 / 2)

为什么就不能南方一套国策,在北方则采取另外一套国策呢?

这样一来,所有的难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这法子简直绝了!

想到这里,堵胤锡和金铉不由得对崇祯生出一等崇敬的心思。

当初决定追责北方缙绅没收土地并拿到南京发卖之时,圣上多半就想到这一节,也就是说圣上从一开始就已经筹划好全盘计划,而不是单纯的为了筹饷,此等缜密之心思,此等深远之筹谋,真乃不世出之千古雄主是也!

此刻,堵胤锡和金铉对崇祯是真服了。

崇祯又对堵胤锡道:“堵卿,均田亩就先从归德开始吧,等你们在归德摸索出了一整套成熟方案,再在河南及山东两省全面推行。”

“是。”堵胤锡赶紧站起身,长揖说道,“但是均田亩的具体细则还请圣上示下。”

“朕这里没有细则。”崇祯一摆手又道,“具体细则你跟河南巡抚陈潜夫商议吧,朕这里只有几条原则,不管大口小口还是女子都按一口来计入均田,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只要发出过一声啼哭,就必须纳入均田。”

“考虑到河南现在人口稀少,先按照一口给田5亩执行。”

【注:三个壮劳力的五口之家耕种25亩就已经是极限,再多就只能佃给人种,均田亩的目标是量产自耕农,而非地主,所以人均5亩是一个极值】

“由于河南现在已经是边镇,随时可能遭受建奴的侵扰,因此五年内免除一切税赋。”

“再一个,优先把黄河南北两岸各个州县的耕地分下去,其余州县的地先留着,用于第二期债券托底。”

关于均田,崇祯有很多想法。

比如全面禁止耕地卖买等等。

但是这些想法都不怎么成熟。

而且现在也用不着考虑这些。

在现阶段,只是均田和五年免税就足以争取北方的民心。

消息传开之后,建奴和流贼除非跟进,否则北直、山西还有陕西的百姓必然会川流不息的朝河南山东逃亡。

甚至不排除江南的庶民北逃。

对于这一结果,崇祯当然也是乐见其成。

现阶段为了稳住江南基本盘,不会轻动江南的缙绅集团,但是等将来北伐成功,流贼也剿灭了之后,江南缙绅这颗毒瘤肯定要铲除。

堵胤锡将崇祯说的几点记下,随即起身:“圣上,臣就先告退了。”

“欸欸,慢着。”崇祯急声说道,“堵卿,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情?”

“啊?噢,嗨。”堵胤锡一拍脑袋苦笑道,“臣忙晕头了,把这事忘了。”

稍稍一顿,堵胤锡紧接着又说道:“今年的屯田所得已经颗粒归仓,收成谈不上好,但是也绝对不差,总共收成720多万石!”

“好!”崇祯闻言大喜,这下军粮就再不成问题了。

徐州屯田所得720万石,至少可以剩下360多万石。

原本还要拿粮食偿还附近州县缙绅的种子以及农具,可现在附近州县的缙绅已经基本上遭到镇压,这笔粮食就省了。

此外,路振飞解送到徐州的漕粮还剩下100多万石。

再加上康百万他们从江南低价买入的500万石粮食,现在崇祯手里可以随时动用的粮食已经达到了960万石!

当然,江南的500万石粮食运来徐州肯定会有损耗。

交给皇商来运粮,漂没这种事情不会再有,但是真正的漂没却免不了,因为运粮的船只是真的存在倾覆风险。

但是这个损失由皇商承担。

到时候皇商得拿银子补上。

所以最终调集到徐州的粮食应该是在900万石左右。

但这已经足够了,既便是按照一人一年4石来计算,也足以养活225万大军一年,或者养活40万大军5年半。

现在徐州防线的边军总数是17万人。

【注:原有二十八镇14万人,加上左梦庚、金声桓2万人,士子营六千人以及补充的少数边军,共17万人】

淮安府将要招募的乡勇大约20万人。

淮安府的乡勇不发饷银,但是口粮必须由官府提供。

所以,现在黄淮防线需要养活的士卒总数为37万人。

所以军粮是真不用担心,900多万石粮食养活37万人可谓绰绰有余,五年之内都不用担心军粮。

【跪求月票】

【求推荐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