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家信(2 / 2)

    “昭儿,”她在饭桌上亲自给他盛了碗饭,“这两天不冷,你要是想,可以去城郊打打猎。”

    顾昭轻声应下。

    他抬头看了眼正在闷头吃饭的顾世忠,跟秦氏说话:“娘,我有个朋友,他娘子好像生孩子的难产去了。”

    他问:“娘,你生我的时候难不难啊?”

    “当然难了,”正在吃饭的顾世忠没好气地插话,“当时你老子我正在北境打匈奴,你娘跟着我在前线。前头打仗呢,后头你就生了。”

    顾昭顺势转换话题:“那娘真是辛苦了——噢对了爹,那你当时打匈奴时,有手下的将领会用枪吗?”

    顾世忠摸不着头脑,他这个小儿子一向不喜欢舞刀弄枪,他不明白为什么顾昭要突然问起这事。

    “噢,”顾昭早就找好理由,他说,“儿之前看话本,里面有英雄会用枪,儿看后心生仰慕。”

    顾世忠放下饭碗,他叹口气,说:“说到用枪,你老子我以前军中,还真有这么一位人物,一手枪用的出神入化。”

    “你说的是小秦吧,”秦氏若有所思,谈到这名和她同姓的小将军,秦氏明显也有印象,“小秦的枪确实好,可惜了——折损在了北境。”

    他们这些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的将军,到老就爱怀古,哪怕顾世忠平日里再沉默寡言,都逃不脱这点。

    所以接下来不用顾昭引话,老侯爷自己就讲完整个故事。

    秦小将军姓秦名凌云,意思是希望他能够不坠凌云之志。秦凌云生父早逝,母亲安氏一个人把他抚养长大。

    听秦凌云说,他母亲虽然家境贫寒,但她却念过书、明白许多道理。安氏希望他能够立一番事业,用满腔热血报效祖国。

    而从军后的他,也凭借一手好枪法,迅速在军中有了一席之地。

    “那天我们打算奇袭匈奴,”顾世忠叹了口气,衰老的眼角隐有泪花,“不料对方似乎早有准备。我当时被困在人群中,是他一马当先,才救了我出去。”

    “只是他也因此身死……”

    秦氏牢牢握住丈夫的手,想给予他力量,她接着说:“因为朝廷有些细节顾不到,所以娘亲自去给凌云母亲发的抚恤金。”

    “但她却分文不取,”秦氏叹口气,“只拿了小将军的一杆银枪。”

    ……都对上了。

    顾昭脸色惨白、身形摇摇欲坠,他想起农妇墙上的那柄寒芒四溢、铮亮无比的银枪,能教出这样精忠报国的儿子的女子,又怎么会用这件事来骗他?

    “不,”他小声喃喃道,“……我不相信。”

    顾世忠耳尖,听见他的呢喃,疑惑问:“你不相信什么?”

    就在这时,忽然推门声响起。

    “娘,”顾青璋推开门进来,“我的那个老虎风筝呢?”

    秦氏想了一下,下意识答:“我让丫鬟放在阁楼了,怎么了这是?”

    顾青璋剑眉微扬,他似有似无地瞟了眼顾昭,说:“这两天天不错,我和别人约了今天去放风筝。”

    顾昭迎上他的视线,他意识到这个“别人”恐怕就是林重寒,心里牙都咬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