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五章 新临清(五)(1 / 2)

大明逆贼 半包老刀 1344 字 2022-10-20

小年这天,刘铮和蒋明达、魏老爷子加上柳玉娘吃了一顿饺子就了事。

    如今的临清正面临着重建,事情多的忙不过来,能飞羽和李廷机不停的往他手边上送公文,这些公文里说的事儿都是需要他亲自拍板才能定下的。

    过了小年,转过天来,刘铮刚一起床,能飞羽就急匆匆的跑过来了,一见刘铮的面就哭丧着脸道:“主公,咱们当初想的太简单了,以为本地的砖窑就足够解决砖头的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临清的砖窑烧的都是贡砖,工序太繁杂啰嗦,成品时间太长,咱们计划新城的建设周期在三个月左右,要按照砖窑里面出砖的速度,别说三个月了,就是给我十个月,我都不一定能把新城建起来!”

    刘铮一拍脑门道:“唉,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那如今怎么办?从青州你那边找人过来吧,就近重新建一批砖厂,咱们自己出砖!”

    能飞羽苦笑了一声道:“主公,咱们新建一批砖厂是没问题,可咱们那砖建房子够了,可建城墙是绝对不行的,而且现在是冬天,打地基本来就不合适,若用咱们的砖造城墙,来年一开春,土地一化冻,这城墙就的裂纹,而且主公,用咱们的砖头造城墙,必须得用您弄出来的那个水泥,可这临清本地没有石灰窑,想要弄出水泥来……”

    刘铮秒懂了,没石灰就没水泥,这不是后世,你水泥的制作已经极巨简单,是人不是人的都能开起一家水泥厂,可现在唯一的办法还是以烧制为主,而且这法子对环境的污染是相当严重的。

    临清也不是没有石灰,而是很少。临清的贡转烧制也用不到石灰,而是用临清本地所特有的黄河冲积而成的莲花土,烧制而成,这些贡转便是大青砖。

    后世里对历史稍微有点研究的人就知道,整个京师基本上都是临清的大青砖建造而成的,这些重大五六十斤甚至七八十斤的大青砖就是通过漕运从临清运到京师的。

    自永乐年间开始一直到现在万历二十五年,过临清钞关的时候,所有的漕船,不管是运送什么的漕船,也不管你这漕船是谁家的,就算你这漕船是皇上老丈人的,也得捎带上五块大青砖,运到京师去。

    这些大青砖多用来建造紫禁城、王公大臣的府邸以及京师的城墙,所以被称作贡转。

    刘铮想用这些贡转建造新城,简直就是做梦,贡转从永乐年间开始往京师运送,一直持续到清中末期,之所以持续了这五百多年的时间,原因就是大青砖用的地儿太多,而产量太少,而现在刘铮却异想天开的用临清的大青砖建新城。

    来回踱了几步,刘铮才一拍手道:“这样,雇佣些漕船,从黄河上往临清这边运石灰,至于沙子和黏土就地取材,同时也多派些人出去打听打听哪里有石灰,看看能不能建些石灰窑,出了石灰就往这边送,咱们出钱买!”

    “这……”能飞羽停顿了一下,叹了一口气道:“主公,咱们手上现在虽然有银子,有不少的银子,可那都是抢来的,进项还是太少了,如今花钱的地方太多,光咱们青州那边就不够用的,我还指望着您从临清弄的银子给青州那便拨点,可您到好,大笔一挥把所有的银子都扔到这新城建设上了……”

    刘铮一听‘钱不够’这个词头都大了,以前他觉得在古代管理几个县城,真心花不了多少钱,可现在才发现按照他的路子来,这几百万两银子扔进去,水花都不一定打一个。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各朝各代的皇帝一听到大臣要银子就脑门疼了,现在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朝廷的大佬们整天吵着钱不够了,也明白了,一个府、一州、一县管理起来根本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