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无为与松雪(2 / 2)

    监院不自觉地攥紧了双手:可恶,竟然让这两个臭小子躲过一劫。

    看到监院身形逐渐僵硬,脸色越发难看,两师兄弟内心窃笑不语。

    某师弟:嘿嘿,想当年,我们师兄弟搞宫斗的时候,你丫还不知道在哪里吃屎呢,随即又疑惑师兄的这首青词听起来怎么有点耳熟。

    某师兄:卧槽、好险,幸好去年被师父逼着做了几首青词,现在拿来东拼西凑正好得一首新的,嘿嘿。

    完全没想到某人竟敢如此胆大包天忽悠上天的监院,还以为他们是早有准备,一下子没了阴人的兴致,皱着眉头开始思量起如何收场来:这次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接下来怎么应对好呢?

    后面监院再也没出什么幺蛾子,仪式顺顺利利地完成。

    待到仪式结束,两位师兄弟便自行上前见过同知大人。

    因为法事做得顺当和完美,张同知颇为满意,便笑问道:“监院,不知这两位道长怎么称呼?”

    监院忙起身,似乎要回答,却像是被呛到了似的,突然一阵咳嗽。

    显而易见,监院不想给同知大人介绍这两个白嫖怪,但人家可不惯着他。

    两师兄弟也不管监院在一边咳得撕心裂肺,径直上前拱手作揖:“贫道三清山无为道人、松雪道人有礼了。”

    “原来是三清山的道长,晋中失礼了。”听见是三清山来的道人,张同知立刻起身回礼。

    张同知为何如此礼遇三清山的道人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三清山的来头。

    传闻:三清山,永嘉道首,桃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其上多白虎、白玉。有兽焉,其状如豹,有鸟焉,其状如凤,有鱼焉,泣生珠玉。③

    天下道观皆出自永乐宫,永乐宫主即国师,国师笃学博闻,主掌永嘉天文地理、善占卜、能祭祀通神;而永乐宫来自三清山,国师便是三清山派遣出山、主掌永嘉修道之人。

    神秘的三清山不是一般人能踏足的,自三清山而来的道人即是所谓的山门弟子,天然就比其他道人高一辈。

    永嘉道观的每一位观主都是山门弟子,而观主自己收的弟子却不属于山门弟子。

    监院作为长青观主的弟子,从辈分上来说就低了那对师兄弟一辈,但他居然敢暗算山门弟子,不知道是年纪大了拎不清,还是脑壳坏了。

    或者说是因为那对师兄弟实在落魄至极,一点都不像是得道高人,也不像是去三清山镀金的贵族公子,贵族公子是不会落魄到来长青观揩油的。

    监院不知不觉地就把他们当做了道观的普通道人,以为自己可以随意把捏呢。

    张同知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监院专门请了三清山的道人来做道场,可见自己倍有面子,因此十分高兴,给监院大大点了一个赞,又安排两位道长也坐到自己身边。

    这下子,监院是有苦说不出,原本以为能让这两个无赖颜面扫地的,没想到他们居然得了同知大人的青睐,暂时只能生生咽下这杯苦酒。

    法事既然完毕,便是宣讲大会。

    讲堂早已经搭好,闻道在族长带领下,上前给诸位大人见礼,得到许可之后便登上高台,开始宣讲。

    闻道讲一句,便有传唱传一句,官府特地安排了两名嗓门大的公人轮流传音,务必使得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

    分别讲了稻谷和番薯、洋芋、玉蜀的种植流程,由育苗、移栽到施肥、田间管理,其间细节无一不细说,既有理有据,又条分缕析,可以说,闻道是倾囊相授。

    闻香居高临下,看着自家老实巴交的大哥由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到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甚至有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之情,一时百感交集。

    ①②出自《广成集》。。

    ③出自《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