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八章 我已经不想娶你了(2 / 2)

    林止行松了手,盒子飞了出去,书信从中纷纷扬扬地散了出来。

    只一眼,茯苓和林止行都瞥见了书信中频繁出现的字眼,是易家小姐。

    建永四十年三月初一,易家小姐以竹筐捕雀,伙房逃鸡一只入筐。

    建永四十年三月初六,易家小姐随其兄紫菀于凌云寺后山烤鱼。其母撞见此事,罚抄佛经十篇。

    ……

    建永四十二年六月初七,易家小姐听其母谈婚事后,意欲为殿下备礼一份,前往凌云寺为殿下求得平安符。

    从定下婚约的那一日起,到易家被魔修灭门的前一天,许多与茯苓有关的事,都由这些信纸一一地记录了下来。

    茯苓的目光触及到这些文字的那一刻,便有无数的记忆在脑海中涌现。

    七岁到九岁的两年里,曾经无忧无虑的那段过往,竟以这种形式重现于她的眼前。

    对不起……我并非有意派人监视你,只是婚约定下后,对自己未来的发妻是个什么模样感到好奇……乔悠的脸色僵住了,他艰难地开口解释道。

    他虽没有监视茯苓的意思,可这些书信落在茯苓的眼里,必定令她十分不快,乔悠心下忐忑,不知茯苓会不会因此厌恶自己。

    我派手下去查了你,这些与你有关的事就成为信笺一封一封地送到了我的桌案前。初时,我只打算知晓你的为人后就停止,可后来对你越来越好奇,日日地等着这些信笺来……

    茯苓听着乔悠解释,自己并没有开口说话。

    乔悠心下更加不安,他闭了闭眼,有些放弃挣扎的意思,只将自己的真心话说完。

    我自幼体弱多病,比如今更甚。因此鲜少出门,困囿于府中,唯独看到那些关于你的点点滴滴时,心下喜悦,仿佛自己也能自由地在暖阳底下游玩。

    哇,小师妹你以前这么顽劣的吗?我都没你这么能折腾。林止行的声音突兀地响起,他手里还抓着几张飘落的信笺。

    乔悠说话时马车里还仿佛有几分压抑的气氛,林止行这一开口,就半点也无了。

    三师兄,你没看见这都是我兄长拉着我去的吗,顽劣的是我兄长,不是我。茯苓可不想被拿去和林止行相提并论。

    茯苓听乔悠说这么多,心下已经想好了如何回应他,倒是被林止行这么一打岔,想好的话都给憋了回去,最终只简单地道:我没料到悠早已认识我,只是可惜我没能更早一些了解悠。

    这些落得到处都是的信笺,上面的文字记录的不仅是她的过往,也是乔悠认识她的点点滴滴。

    乔悠未料到会听到茯苓这样的回答。

    听到这样一句话,他心上便如有春风拂过一般,吹散了所有的不安与阴霾。

    茯苓果然比我在信笺上看到的更好。我为信笺中的那位小姑娘守约六年,但当你来到我的面前时,我才真正发自心底地想要娶你为妻。

    乔悠说完这句,不等茯苓和林止行开口,便又赶紧补上一句:但你终究还是要离开的,与我不可能长相厮守,所以我也已经不想娶你了。

    若换成姬不梦那样的在这里,一定能听出乔悠补上的这一句有多强行,但可惜茯苓和林止行绝对不会对此有所怀疑。

    若是当真死心了,又岂会枉顾自己的病弱之躯,执意出征,只为她所愿。

    乔悠初心未改,仍然最希望与一人相守,清淡度余生。这天下如何,他并没有那么关心。

    因为茯苓希望乌菱国重回太平盛世,他才主动踏入纷争的尘世。

    ……

    茯苓和乔悠初到边关的第一个月,收拾残局,重整士气。

    乔悠看似斯文,却也自小熟读兵书,有着与淡泊名利的表象并不匹配的谋略之才,可这也不足以带领士气低迷的乌菱国士兵反败为胜。比起他自身的谋略,真正令这场仗有起色的是军中几位经验老到的将领,乔悠乐于听取所有人的建议,从中甄别出好的计谋。

    同年十月,乌菱国新帝登基,边关迎来新统帅后的第一场正面交锋,乌菱国出奇制胜。

    同年十二月,漫天飞雪,乔悠初来边关,水土不服,连日高烧咳血不敢为人所知,却不妨碍他挥军破敌。当月,缙北收复,乔悠达成了他的第一个目标。

    这之后乌菱国军队势如破竹,三年时间就取回了乌菱国在前六年里拱手送出去的另外五座城池。乌菱国百姓扬眉吐气,连边关百姓也获得了一片安宁。

    乔悠在边关的最后两年,乌菱国大军碾过晋国边境,反取晋国三城,逼得晋国奉上求和之书,为乌菱国迎来了接下来百年的和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