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件气运奇物,威能初显(2 / 2)

但这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是正面对战,毫无退让取得的大胜。

史无前例,有近万真鞑被杀,还有近万真鞑被俘,这是硬生生的武力压服了他们。

六万鞑军,俘斩各半,逃走者不过数千。

四月七日,道山府顺理成章拿下,江右全境光复。

不过周柏并没有停止前进,他要趁势直攻江南。

一方面是李定国率领十万精锐,已经从湖广追了上来,这是一支很强的生力军。

另一方面,在消灭那六万鞑军后,曾经渡江的三十万大军,现在已经没剩多少。

益川、湖广、江右、岭南、海西分去十五万,回师北方镇压***数万,再没了这六万。

按照最差情况估计,坐镇江南的额尔克手中,最多还有十万鞑军。

其中多半是真鞑,可正因为是真鞑,死不起,也不敢死。

再死十几万青壮,鞑靼延续下一代都是问题,更别说统治大炎。

四月十日,李定国率军合流,周柏任命其为东征行营副帅,与娄晋鹏同列。

经过周柏查验,他发现李定国所部十万之众,虽不及羽林,但确确实实是经历战火洗礼的精锐,用来对付杂牌军甚至鞑靼汉军都不是问题。

四月十三日,从益川和湖广的粮草,开始源源不断运来,后勤得到保障。

四月十五日,李定国作为先锋,率军三万,突入江南地区。

江南震动,南都震动,北边的鞑靼朝廷接连三日开启大朝会,商议江南之事。

额尔克已经把情报说得很清楚了,敌军十三万,如果没有增援,江南繁华之地绝对保不住。

因为六万鞑靼精锐去打人家三万,都是近乎全军覆没,遑论十三万。

其实也就是两个选择,是守还是撤,而无论选哪个,都是牵扯极大。

守,那就得看派多少援军,少了肉包子打狗,多了北方现在都还没有安定,需要重兵屯驻。

撤,就意味着放弃整个南方,不能再轻易获取财富和粮食,填补残破的北方。

当然,好处就是能保全战力,可以稳稳地划江而治。

北方多平原,适合骑兵军团作战,哪怕接连失败,鞑靼人依旧认为靠着压箱底的骑兵,能成为正统北朝。

你最厉害的禁卫骑兵,也不过一千骑,能打过五千,还能打过五万?

按照额尔克的建议,肯定是撤。

他虽然不明白,从离开太娄关后,炎军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接二连三的大败,已经让他认清现实。

好汉不吃眼前亏,江南的兵力,不足以保住这块富裕宝地。

只是尝到甜头的鞑靼贵族,哪愿意轻易放弃。

就在鞑靼朝廷还在争论不休时,李定国已经连下七城,要不是额尔克及时调重兵阻截,可能他一支前锋就能打到南都城下。

周柏率十万主力作后盾是一方面,更关键还是李定国自己会用兵,勇勐和智慧兼具。

四月二十五日,娄晋鹏同样率军三万,杀穿了江南腹地,彻底断绝南都和整个南方的联系。

四月三十日,周柏率主力支援李

定国,围歼鞑军万余,彻底打开南都屏障。

五月五日,十万炎军兵临南都城下,时隔四年,大炎王师再次回到南都。

此时的南都城,还有近十万守军,但鞑军嫡系只剩万人。

好消息是制造数场屠杀大桉的元凶,鞑皇亲弟额尔克还在,坏消息是,他已经先斩后奏,把囤积于南都城的财富和真鞑大军都给转移北渡了。

南都城城高墙深,各种守城设施齐全,堪称固若金汤,若是强攻,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等坚城失陷,从来都不是城池守不住,是人心守不住。

周柏立下两座大营,夹击南都,开始漫长的围城。

他没有和额尔克对话,投入城内的也不是投降书,而是允许城内其他炎人杂牌军活命的条件。

五天内,持额尔克头颅开城投降者,封侯,如生擒赏万金,全城被迫附逆者不杀一人。

十天内,擒杀额尔克开城投降者,封伯。

二十天内,如还未开城投降,炎人附逆者,悉如真鞑罪犯处置。

一个月如还未投降,城破之日,持刀者皆屠。

随后半个月,炎军并未发动半分攻势,仅仅是分兵将江南各地平定。

额尔克是有手段的,各种威逼利诱,血腥镇压,硬生生凭借万余鞑军慑住其余近十万附从杂牌军。

这个过程中,不断有***起义之事发生。

直到六月四日,距离周柏定下一月之期的最后一天,额尔克镇不住了,一场惊天***掀翻了他的统治。

额尔克被近侍刺杀,头颅四肢乃至浑身血肉,被哄抢成上百块,只为邀功护身。

南都城门大开,至此,周柏光复大炎半壁江山。

而就在他进驻南都,准备称帝登基的日子,他终于发现外来势力插足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