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关键一战(2 / 2)

  “多谢太子美意,我住这里习惯了,不想搬家。”言阙高傲的说道:

  “若是无事,还请太子回宫。”

  萧景桓有些尴尬,但也知道言侯脾性就这样,只能灰溜溜的返回东宫。

  夏江也随太子一起回来,夏春和夏秋则继续搜索静妃下落。

  言阙回府后,将儿子言豫津招到身边。

  “你把静妃藏哪去了?”言阙一遍烹茶,一边对言豫津说道。

  言豫津大惊,口吃道:“父亲,我,我没藏呀!”

  言阙给儿子端了一杯茶,然后说道:“还想瞒我,以为为父不知道你干的好事。”

  言豫津颓废道:“父亲,您不是一直炼丹修道,不问朝廷之事吗?”

  言阙冷哼道:“你现在所做之事,有可能把我们言家几代积累,毁于一旦。”

  言豫津正色道:“父亲,誉王非人君之相,若是被他登上皇位,我言家才没好日子过。”

  言阙微微一笑,说道:“你是为了言家才帮靖王,还是因为靖王是你朋友,所以才帮他?”

  言豫津的头慢慢低下来。

  说句实在话,言豫津帮靖王,完全是看在朋友一场的份上,同时也觉得誉王所作所为有些过。

  言阙摇摇头,将茶水喝掉,慢悠悠的说道:“那你觉得,这一战,是靖王胜算大一点,还是誉王胜算大。”

  “当然是靖王。”言豫津毫不犹豫道:“大梁过半兵权握在靖王手中,誉王根本没有胜算。”

  言阙摇摇头道:“你都能想到的事情,你觉得誉王和夏江这样的聪明人会想不到?”

  言豫津诧异道:“父亲,您的意思是靖王有可能败?”

  言阙放下茶碗,说道:“靖王表面上看确实手握重兵,但也有四点危机,若是靖王不能把握住,确实有可能败!”

  言豫津好奇道:“哪四点危机?”

  言阙冷哼道:“这还要为父提点你吗?”

  言豫津闻言不由好好思考起来。

  “现在能制约靖王的无外乎军粮,名望和大义,儿子实在想不出第四点。”言豫津为难道。

  言阙叹气道:“誉王明知自己与靖王兵力悬殊,难道他不会借兵吗?”

  “借兵,大梁还有何兵可借?”言豫津说道:“西北军权一直都在靖王府的列战英手中,南境的霓凰郡主与靖王相交莫逆,东境有蒙大统领坐镇,谁会借兵给誉王。”

  言阙叹息一声,提点道:“这天下又不是只有大梁一国。”

  言豫津震惊的张大嘴巴道:“难道誉王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大渝和北燕借兵!?”

  言阙阴沉道:“你不觉得这次大渝和北燕退兵退的蹊跷吗?”

  言豫津若有所思道:“大渝和北燕因为天气炎热而退兵,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言阙咬着牙道:“为父敢肯定,大渝北燕退兵是假,誉王一定与其达成某种合作。”

  “誉王如果引狼入室,我大梁危矣。”言豫津激动道:“父亲,我们更应该帮助靖王呀!”

  言阙慢慢站起来,看向窗外,说道:“大战将起,真正决定大梁命运的一战,应该就快开始,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言豫津皱眉道:“父亲,您一直教导我忠君爱国,怎么这个时候您自己却迟疑了?”

  言阙叹气道:“为父曾经选错了一次,这次不能再错。”

  …………

  北境。

  王刚带领四十万大军南下后没多久。

  大渝和北燕四十万大军退而复返,再次光临大梁的边境线。

  这次大渝不仅派出国内最精锐的皇属军,北燕甚至将最精锐骑兵部队也派了过来。

  并且两国源源不断的增兵还在路上,最保守估计,总共投入的兵力已达八十万以上。

  大梁北境此时只有极少兵力驻扎,两国大军非常顺利就越过北境防线,进入大梁腹地,并且来到淮河一带。

  八十万大军驻扎在淮河上游,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

  大渝皇属军统领拓拔涛,作为这次联军总帅,让大军暂时休整,并且准备打造渡河的工具,没有选择贸然渡河。

  这次侵入大梁,拓拔涛从没这么轻松过,不仅手握八十万大军,还有大梁的太子接应,沿途更是没有一点像样抵抗,直接打到淮河边上。

  但是拓拔涛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越是没有抵抗,他越是觉得诡异,所以让大军暂时休整。

  还有就是这次侵入大梁,大渝出兵五十万,北燕三十万,属于合作关系,但双方都有防备,拓拔涛统帅起来总是有点力不从心。

  他想借用驻扎的机会,好好整合一下军队,最起码没拿下大梁半壁江山前,双方不能窝里斗。

  只是有人并不想给拓拔涛整合军队的机会。

  就在八十万大军驻扎的第二天,淮河对岸突然出现一支大梁军队,帅旗上写了个“靖”字。

  拓拔涛收到消息后,立刻通传三军,全力备战,只是他的命令还是晚了一步,对岸大军踩着河水奔袭而来,此时八十万大军还没反应过来。

  当拓拔涛听到手下的汇报,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踩着河水奔袭?!”拓拔涛不敢置信道:“你发什么昏。”

  传令的士兵此时也是一脸惊恐,说道:“主帅,我真没骗您,大梁的骑兵,他们,他们真的踏着河面冲过来,很多人都看见。”

  拓拔涛眉头一皱,然后就听见喊杀声。

  “大梁人这么快就杀过来了?”拓拔涛诧异的跑出营帐,然后就发现联军乱了起来。

  河岸边更是火光四起,一阵阵战鼓的声音震耳欲聋。

  王刚亲自率领三万大梁骑兵,踏着淮河河面,一路冲杀进联军阵地。

  拓拔涛因为觉得有淮河天险可守,所以河岸边上的防御很空虚。

  再加上联军看到大梁骑兵踏水而来的画面,全都震惊的没反应过来,被王刚杀的措手不及。

  三万骑兵如同一个锥子,扎入联军阵地之中。

  八十万大军立刻乱坐一团,加上联军本来配合就差,又没人能够指挥全局,所有人都遵从本能往后退,结果人踩人,马踩人,越踩越乱,死伤无数。

  拓拔涛意识到不对,赶紧收拢自己的皇属大军,想要整军再战,毕竟王刚手上就三万骑兵,只要撑过第一波冲击,联军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只是王刚根本不给敌人任何机会,联军后方突然又出现一只大军,由蒙挚率领,不停的向联军射出一支支火箭。

  火箭落到联军里就会爆炸,有如天雷滚滚,再次把皇属军打的人仰马翻。

  马匹受到惊吓,在军营里横冲直撞,本来就乱的军队,立刻变得更加混乱,好多士兵没死在敌人手上,反而是被自己人误伤。

  拓拔涛脑海里突然想到一个词。

  兵败如山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