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文人团结唱反调?不可能了(2 / 2)

何曾有今日这般,人人都当他们是耗子,是臭虫,是祸水。

难怪皇上不拿他们开刀,不肯杀他们祭新朝!

原来,他们早已丧失了资格,若是今日,皇上拿他们这些昔日建文朝的重臣们开刀的话,或许会博得文人老百姓们的同情和景仰,皇上并没有这么做。

多么高明的君主,将人心算计得如此透彻,拿捏得如此精准,也难怪,建文帝会丢了江山。

齐泰一抬眼,看到眼前的人,一身寻常的蓝地潞稠袍子,最寻常的布料,并无繁复的花纹绣饰,穿在身上,杀伐果断,征战沙场的将帅,浑身透着一股平和的气质,头上只簪了一根白玉簪子,朴实得如同一个举子。

齐泰心头复杂,他拨开人群,连忙快步走过来,想都没想,在朱棣面前跪下,口呼万岁,行起大礼来。

竟然是皇上!

不少人这才发现,原来皇上来了,要怪,只能怪竞争太激烈了,他们一门心思都在自己的前程上,竟然没有发现,皇上居然来这里了。

“臣等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原地跪下,锦衣卫忙上来,人人手上抱着火铳,团团将朱棣围住,枪口朝外。

“都起来吧!”

无疑,看到这火热的场面,朱棣的心情非常愉悦,比起众人跪下来山呼万岁,朱棣还是愿意看到人人为了一个岗位,争得头破血流。

朱棣不是没有担心过,他坐上皇位后,建文朝的遗臣们不肯辅佐他,哪怕他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不要臣子们辅佐。

他也不可能拿把火铳逼着人效力,更加不能把反对他的人全部杀光。

朱棣也曾担心过,建文一朝的文臣们,为了风骨,团结起来和他唱反调,处处掣肘,耽误国事,贻误百姓。

竞聘制打破了朋党,给士子文人们开辟了一条通天的平坦大道,攀高之路,全凭本事,为何不抓住机会?

他这小儿子,攻心伐谋,实在是厉害!

看到这些自诩清高的文人才子们,为了一个岗位,争得头破血流,朱棣满意极了!

这些读书人曾经多么不要脸,朱棣经过了儿子这么长时间的熏陶,思维早就根深蒂固了,他听说唐宋还有一种风气,朝廷的任官令发表之后,被任用的官照例要上辞官表,一辞再辞,皇帝也要照例拒绝,下诏敦劝,来回六七次才罢休。

简直是荒谬!

这些读书人一面说什么君臣大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面为了自己的脸面,玩这种把戏,合着全天下的好处都要让这些读书人给占了?

朱棣冷漠地看着跪在自己脚前的这些人,但眼中的冷漠也就一闪而过,他很快浮上了笑容,道,“都平身吧!”

看到这些人被自己温和的话,感动得涕泪双流,朱棣觉得太有成就感了,小儿子真是天赋异禀啊,他让自己用攻心之术来对付读书人的主意,实在是太正了。

“看到诸君对治理大明如此热情,朕非常感动,要知道,给你们恩泽,将你们抚养教育成人的,除了你们的父母,还有全天下的百姓;是大明的军队为你们抵御外侵,是天下的老百姓给了你们一食一丝,诸君能有这份感恩报德之心,方无愧于所读的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