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出使西洋(2 / 2)

“为何挣不过?”

“一是人工成本,富商可以随意克扣劳工,你敢吗?当然,你说你是朝廷,要草菅人命,那另当别论;二是管理成本,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就算皇爷爷当年为了肃贪,杀得人头滚滚,依然有不少人敢冒险贪污,无他,人家十年寒窗读出来,一旦当上了官,能不捞回成本?”

“就这两样,你就干不过别人,将来你是纺织出了不少布,价格上能拼得过别人吗?”朱高燨想到了什么,他一拍脑袋,“不过,若是有人能够出使西洋,用这些去交易,就不存在贵不贵了。“

“出使西洋?”朱棣有些吃惊。

“是啊,爹,难道您没有想过要用瓷器,茶叶,布匹去和海外做生意吗?咱们也可以在码头设置关卡,只要往来做生意的人,咱们都抽税,两成三成的关税,一来可以防备咱们将来的一些先进科技被人偷出去,二来也能增加我大明的收入。”

“不过,将来的结算货币,尽量不用白银,若是能够有一种我大明的货币,用这种货币进行结算,那就再好不过了。”

朱高燨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想到了后世的漂亮国,美元成了全球的通用货币,没钱了,漂亮国就印制钞票,多牛!

夏原吉只觉得每次和四皇子殿下说话的时候,脑子都不太够用,他们明明在讨论纺织机的事,怎么思维一下子就飞到了出使西洋,设置海关上去了?

夏原吉怔愣地望着朱高燨,能不能说点他能听懂的话?

朱高燨突然觉得,夏原吉也是挺难的,今年收上来的这三四百万两银子,再加上不多的赋税,今年过个年也就差不多了,到了明年开春,一些遭灾的地方,百姓的安置,春耕的用具种子,都要户部出钱。

“老夏,这样吧,那个纺织机厂,我交给你去办,不过我提醒你,你和人结算,就不要用钱钞了,别自己坑自己,要用白银或是用粮食都行。”

“钱钞有什么问题吗?”朱棣不明白,问道。

“爹,钱钞这个东西,是要用白银或是黄金做准备金的。纸币这个东西,用起来是很方便,原来最早纸质货币这种东西起源于宋朝,当时叫交子。当时铁钱用起来很不方便,体重值大,一千个大钱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绢需要上百斤铁钱。“

朱棣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他毕竟不是当年的太子朱标,会有专门的人为他讲政治、经济、治民等为君之道,他的眼睛不由得睁得大大的。

若此时,是个大臣在他面前跟他讲这些,朱棣肯定要急,啥意思,是欺负他什么都不懂?

但,眼前的是自己的儿子,夏原吉这头狐狸都听得心服口服,朱棣只有高兴,也觉得心里有一块石头彻底放下来了,他怕什么?他搞不定了,还有儿子在一旁为他保驾护航呢!

他就不信,他儿子会眼睁睁地看着大明的江山被人霍霍坏了,这可是他们父子二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呢。

朱棣生了四个儿子,可在他的眼里,也就眼前这一个而已。

“流通起来,很不方便,商人不能用一辆牛车拉着去做生意,怎么办?他们想办法发行了一种纸币,但这纸币要保证能够随到随取银子或是铁钱,也就是说,发行了多少纸币,开设的交子铺里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准备银钱。当时,宋朝政府在益州设交子务,以本钱三十六万贯为准备金。”

“爹,这纸币可不能随便印,随便发行,否则就有可能影响市场金融,朝廷也失去了公信力。”

这点子道理,朱棣明白了,他觉得儿子在针对他,没好气地道,“臭小子,你爹什么时候说要随便印钱钞了?”

朱高燨没跟他爹较真,还没有呢,历史上朱元璋这个老狐狸最喜欢赏别人钱币,连他爹朱棣都曾遭遇过这种事,最典型的一次是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朱元璋命朱棣统帅北平的军马,晋王统帅山西的兵马,出兵迤都攻击乃儿不花,朱棣劝降乃儿不花,回来后,朱元璋便赏赐了朱棣大量的纸币,用来擦屁股都嫌纸硬。

夏原吉是明白准备金这个道理的,但以前的太祖高皇帝不知道明不明白,大量印制纸币,用纸币来发放俸禄,官员们拿着纸币根本没地方使,只好想别的办法来贴补,这也是贪官杀都杀不尽的另一个原因了。

夏原吉没想到,四皇子殿下年纪这么小,居然就懂这个道理,能够把皇帝说通,这是再好不过的。

“四殿下,是您说的啊,纺织机的生产由户部来做,这户部是不是占百分之百的股份?”

这是讨朱高燨的一个保证,朱高燨笑道,“老夏啊,这点你就不好了,我说话,一口唾沫一个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了?不是我说,你这两年就先勒紧裤腰带,过两年,等我的东西都出来了,你这户部尚书就躺着长肉了,除了让你数钱数到手软,保证不要你操一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