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日出之国(2 / 2)

朱棣也觉得不正常,但他见识到了儿子的多智后,心想着,儿子应当是有什么打算,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他也没有多说。

朱棣急于问儿子,他让年长的三个儿子招待王公大臣们,自己带着儿子回了宫,殿内被通了电的宫灯照得宛若白昼,父子二人一起吃了一碗饺子后,朱棣便挥手将黄俨等人屏退,问儿子,“你怎么能答应让倭国的留学生进大明帝国学院呢?”

“爹,儿子又不傻,儿子的大明帝国学院眼下成立了铁道项目组,缺的就是人力。道衍之前从苏湖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批人,如今已经开始在儿子学生们的指导下开始做事了,他们知道了规矩后,等倭国和安南那边的劳力过来,就能帮儿子管理那些人。“

朱棣惊愣良久,“你打算让他们帮忙管理?咱大明的老百姓管那些人?”

“是的,爹,这没什么不可以。老百姓才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我相信,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大明的建设,而不是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他们的干劲会更大。且很快,机械化种地兴起之后,也不需要这么多人种地了。”

朱棣听到儿子描绘的这一幕,只觉得身为大明的皇帝,他都有些应接不暇了。

黄俨弯着腰进来了,“皇上,马三宝回京了,求见皇上!”

“赶紧让他进来!”

朱棣知道儿子在等马三宝,忙吩咐,转而问朱高燨,“你让马三宝出海,北京那边交给金忠和郭资是否稳妥?爹让张玉接手马三宝的活计如何?”

“爹安排就好!”朱高燨道,“看马三宝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如果实在不行,就要从大明帝国学院调派人手过去,张玉负责关防可以,但负责技术还是差了点。”

是这个道理。

父子二人说话间,马三宝已经进来了,他先是给朱棣父子行大礼,朱棣赐平身后,马三宝起身,深深地朝朱高燨看了一眼,欣慰地道,“四殿下,属下终于得见四殿下了!”

“坐吧!”朱高燨命人端了小杌子来,马三宝推辞一遍,也不得不坐了,道,“殿下,北京那边一切都好,属下把王府后面的百姓全部拆迁走了,建成了高大的厂房,如今,里头建了好几条生产线,主要生产枪支弹药。”

“这是好事啊!”朱高燨听了很是高兴,对朱棣道,“爹,马三宝说得儿子都想回去看看了。”

“总有能回去的一天。”

“属下在外城阜成门那边建了一个专门生产发动机的厂子,挨着发动机厂,属下还建了一条专门生产拖拉机的厂子,召集了不少人进厂,如今,山东那边都有人去厂子里做事,开的工钱还是五十文一天。”

“你这才来,带了多少拖拉机来了?油呢?提炼油的设备如今如何了?”

“产量还是不大,不过,也够用就是了,正如殿下所说,若是将来大力发展汽车的话,一是修路,二是要铺设油品管路,这都是不小的工程。眼下,殿下要修铁路,属下重要的工作还是放在炼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