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大明第一批院士(2 / 2)

朱棣一看这四人,兴许是爱屋及乌吧,便格外喜欢,道,“本来朕打算封你们的官,但你们的老师,院长,四殿下说,他这边的人才,除非是自愿,不入朝廷,但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

“是,学生等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魂,从入大明帝国学院那天开始,院长一直是这么教导我等。科研人,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住委屈,办得了实事!”王骥领头说道。

朱棣听了之后,久久不语,良久,他才问道,“这是谁说的话?”

王骥朝朱高燨看了一眼,道,“这是四殿下教育我等的话,学生至死不忘!”

“好一个至死不忘!”朱棣站起身来,踱步到了窗前,望着窗外,忍住了眼中的热意,“若我大明的所有学院都能培养得出尔等这样的学生,何愁大明不兴旺,不长治久安呢!”

朱棣转过身来,看着儿子,感动地道,“只可惜,我大明只有一个朱高燨!”

朱高燨笑道,“爹,您这话就不对了,你看看儿子的这些学生,哪一个不是朱高燨二号?他们是儿子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必然有一颗赤诚之心,有满腔热血,他们就像一株株蒲公英,迟早要将一粒粒种子撒向神州大地。”

朱棣点点头,道,“朕今日当着你们的面,批准大名科学院成立,你们四人就是我大明科学院的第一批院士,享受朝廷最高津贴,待铁路修成,南北通车,朕还有奖赏!”

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啊!

大明科学院,他们是第一批院士!

王骥四人噗通跪下来,头磕在地上,咚咚咚作响,热泪盈眶道,“学生等赴汤蹈火,难酬君恩!”

朱高燨在一旁道,“你们用心做事就行了,好好把火车这件事做好,南北通车将来你们就是帝国的功臣,再,要注意培养人,要知道,你们培养的人越多,你们就越轻松,我大明就越好,不要敝帚自珍,我要是知道了,决不轻饶!”

“是,学生等遵命!”

“下去吧,对了,让人把侯显喊来,我要见见!”

侯显乃是马三宝举荐的人,马三宝负责军舰那方的事情之后,这边的事交给了侯显,马三宝担心侯显看不懂图纸,好在他天赋不错,跟着马三宝学了之后,凡事不懂的,再请教大明帝国学院的学生。

侯显进来后,先是向朱棣行礼,后又向朱高燨见礼。

“坐吧!”朱高燨指了指脚边的小杌子,“你每次写来的奏报我都看过了,你的忠心和能力,我都很满意。钢厂能有今日这样的规模,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这么多装甲车,父皇说你居功甚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