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稳赚不赔的买卖(2 / 2)

“后来,一个渔翁说他能,带领老国王的部下和兵士杀败了花面王血仇之后,老国王的妻子便嫁给了渔翁,称为‘为老王’,家室地赋之类,悉听老王裁制。”

施道明见朱高燨听得认真,继续道,“这里是巨港国,古名三佛齐国,原先的国主被满者伯夷征伐而死,王子拜里米苏拉带带领族人逃到了满剌加国,小民因带领我大明人抵制满者伯夷的入侵,才被奉为……头目。”

当着朱高燨的面,施道明不敢称“王”,便用了“头目”二字。

施道明知道朱高燨是听出了言外之意,他很是紧张,见殿下并没有计较的意思,他才继续道,“满剌加因为拜里米苏拉带的缘故,几次攻伐三佛齐,最近是因为殿下来了,他们才没敢再侵犯。”

大明的军舰驻扎在此之后,这一片岛屿应当会太平很久。

“大明的利益不可侵犯,希望你们能够把大明的意志带领给所有人,我们不希望此处起争端,所有人都要安分守己。”

朱高燨指了指何寿,对梁道明道,“本王不在意你们这里谁是首领头目,本王会奏请朝廷任命何寿为总督,由他出面与你们接洽,确保大明在此地的利益。”

自何寿来了之后,梁道明将何寿巴结得非常好,他自认为与何寿的关系很好,因此,也放下心来,道,“殿下,小民虽然来到了这里,但小民的骨子里依然是大明人,是华夏血脉,小民会尽一切努力确保大明的利益,若有任何用得上小民的地方,小民赴汤蹈火。”

“很好!”朱高燨道,“本王给你们下达一个命令,今年之内,与其余两国的国王达成一致,搞清楚这里的收益,本王要求每年的收益的两成上缴大明。”

何寿知道所谓“达成一致”,只是一个委婉的说法,这实际上是强制性的命令。

朱高燨转过身来,看向梁道明,“本王会在此地留两艘军舰,每艘军舰上均有一辆装甲车。当然,本王的本意是要与这里的百姓和平共处,为他们带来太平与繁荣。”

“是,小民谨遵殿下的旨意!”梁道明听出了话里的威胁,他见识过陈祖义的实力,而大明的军舰只是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便将陈祖义的海上王国摧毁,不留一点痕迹。

他其实没有说谎,他的骨子里还是流淌着华夏的血脉,无论他在哪里,生活多少年,他以及他的后代,在别人的眼里依然是华人。

而他也不可避免地为大明的强盛而感到自豪。

既然如此,他何不顺势而为,为大明同时也为自己谋求强大的利益?

陆陇其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他高兴坏了,似乎看到了前面一箱箱的金子在朝他招手,此时此刻,他对朱高燨的敬仰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想要膜拜神祇一样膜拜朱高燨。

他当了大半辈子商人,从来都是低买高卖,从来没有享受过抢钱的滋味。

朱高燨带来的厨子用陆陇其准备的食材,为他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小憩之后,朱高燨便步行从小镇上穿过。

他眼前看到了不远处光秃秃的山,在他的眼里,那就是一座煤山,山上不生草木,简直就是那种直接晾晒在禾场上的谷子,直接拿个撮箕和麻袋,就可以直接往袋子里装了。

“就这儿吧!”朱高燨对工部和陆陇其道,“这座煤矿产量很大,一时半刻你们估计用不完,以后大明发电就靠你们这条煤矿了。”

还有,他指着煤矿往海边的方向画了导线,从这里往海边可以铺设一条轨道,矿车可以在上面轻松移动。“

朱高燨的火眼金睛虽然看不出这些煤的质量如何,但他前世积累的工业知识让他知道,印度尼西亚的煤多用作动力煤,灰分和硫分很低,有害空气污染物很低。

用作发电,带负荷能力很强。

一听这话,陆陇其高兴坏了。

他早就听说了大明的南方没有煤矿,将来大明肯定要全国都建热电厂,煤炭哪里来?他从这里挖煤,顶多就消耗一点劳工,而这里的劳工有多么低廉,可想而知。

仅仅是运输费用,就能让他赚翻。

这可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