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纪纲和哪些人来往?(2 / 2)

“若论这世上谁对纪纲最了解,除了黄大伴你,本王实在是想不出第二个人了!”朱高燨笑道,“你说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纪纲和哪些人来往?又做了些什么?”

黄俨心头一喜,忙道,“殿下过奖了,奴婢和纪纲都是近身服侍皇上的,天天儿打交道见面,彼此之间走得近一点,也就多了些了解。”

眼见朱高燨要端茶,黄俨忙上前去,弓着腰,将茶放到了朱高燨的手里,“纪指挥使要说做了什么,做的也是不少,去年万寿节,照着以往的规矩,地方上送了些愿意服侍皇上的姑娘进京,过了一道纪纲的手,进宫后,奴婢一看,哎呦喂,就没一个出挑的。”

黄俨凑近了朱高燨道,“听说纪指挥使家里常年修葺院子,里头亭台楼阁,连地底下都凿空了好深,在修什么地下宫殿,附近那些国家进贡的东西,都要过一道纪指挥使的手,可不得整一个大一点的院子?”

朱高燨捏了捏茶碗,克制住了心头的怒火,问道,“你主要说说,他和别的国家有没有来往?”

黄俨本来很想将纪纲和大皇子来往密切的事说一说,但想到,疏不间亲,道,“奴婢几次听人说,北元余孽进京,还有人亲眼看到,前脚鞑靼的人出来,后脚,纪指挥使也从酒楼里出来。”

“行,知道了,有什么消息,记得告诉本王!”

黄俨求之不得,“奴婢记着呢,皇上那边还有事,奴婢先忙去了。”

稍后,朱高燨让人请郭资来,得知郭资被朱棣召见,他便略等了等,坐在桌前,笔下写了北元、纪纲出来,总觉得中间少了点什么?

他细细琢磨,少了一条纽带。

以纪纲的身份地位,他的身家性命都是系在皇权身上,若没有皇上,他什么都不是。

可他为何要与北元勾结呢?

虽然黄俨所言非常隐晦,但到了他们这样的层面,说话做事都是留一半,给自己一个退路,也给别人多一点空间。

因此,黄俨虽然说,只是有人看到,但朱高燨可以笃定,若黄俨没有确凿的证据,他是不会说这样模棱两可的话。

黄俨跟在父皇身边十多年,行事稳妥,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朱高燨不由得想到,当初密匣立储的时候,诸多人都在,唯独少了纪纲。

难道说,纪纲从中知道了点什么?

他背后有人,会是谁?老大还是老三?

朱高燨喊了狗儿来问道,“大皇子妃,哦,康郡王妃是谁?”

朱高炽续弦,朱高燨只让人备了礼物送过去,他爹写的信里头也只带了一笔,也没有细说是谁,朱高燨对此自然一无所知。

“回四殿下的话,听说是侧妃扶正,娘家姓韦。”狗儿道。

朱高燨想起来了,不由得一笑,“原来如此!”

他略一想,“安排人去调查一下韦氏,韦这个姓氏听说来源于北元。”

狗儿浑身一哆嗦,若是韦氏来自北元,现在成了康郡王妃,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另外,把鞑靼和瓦剌的情报收集给我!”朱高燨一一吩咐。

方孝孺回到了大明帝国学院,在城东,曾经是北元的枢密院,朱棣亲自定了地址,后来修葺一番,成为了一座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大学,这代表着,大明将在科技力量的带领下,走向现代化。

院内一座两层的小楼,正中间是校长办公室,从来没有人用过,只有沐汝嫚每天都亲自进来擦拭一番。

珠儿已经被征用,成为了学校的辅导老师,她每天都在为学院的事情忙碌,就算想前来给校长办公室打扫卫生,也没有时间。

沐汝嫚看到方孝孺回来,有些激动,问道,“方大人,见到殿下了吗?”

圣旨已下,皇上给朱高燨和沐汝嫚赐婚的当天,便已经封了沐汝嫚为燕王妃,只不过,她眼下还没有过门,因此,众人称呼她,自然不能为王妃。

“沐姑娘,我见到了殿下,但殿下很忙,并没有多问学院的事,但给了两点指示。”

沐汝嫚忙打起了精神,恨不得让方孝孺暂时不要说话,她去拿纸和笔前来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