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2 / 2)

三天后,朱棣要出席应天府至顺天府的南北铁路大贯通的第一次通车试运行,等试运行通过后,朱棣将率领皇室和朝廷重要成员坐火车前往顺天府,在那里新建成的科学院门口剪彩,并宣布第二批科学院院士。

朱棣原本为这两桩事激动了很久,现在,儿子又给他扔了一颗重磅炸弹,他觉得心跳得非常快,不能自已。

“那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爹是说难道要像鸟儿一样,装两个翅膀?”朱棣好奇地问道。

“是啊!”朱高燨笑道,“那飞机的形状的确是一只鸟儿展开翅膀飞行的样子,在地面滑动的时候,也有两只脚。”

朱高燨看到黄俨过来了,似乎有话要说的样子,便推着朱棣朝前走,“爹只需要帮儿子考虑,航空航天大学将来建在哪里就行了,等飞机有了雏形,将来,儿子再请爹去看。”

朱棣惊叹道,“这也太神奇了!”

若是有生之年,能够坐上一次飞机,朱棣觉得,古往今来的帝王,再也没有能够胜过他的了。

将来,等到了地底下,他大哥心里头再多不满,也唯有拍拍他的肩膀,无话可说了。

朱允炆死了真是可惜,若是活着该多好,看看今日的大明,再想想他统治下的大明,他难道不该感到羞愧吗?

“皇上,白英进京了,这会儿已经到了宫门口,宋礼宋大人带进来的,求见皇上!”

“宣!”朱棣的心情很好,快步朝谨身殿而去。

白英在朱棣跟前拘谨得说不出话来,朱棣也是个唠嗑的高手,先是谈老伴儿,再说儿女们,问了村子里的情况,说了半盏茶的功夫,白英便自在起来,话也开始多了,说起了当年自己在运河里行船时候的事儿,说起了治水。

“黄河的水啊,就是沙太多了,水流又急,全部都冲到下游来了。河床年上涨,代代都在上头加堤坝,层层垒层层高,一到了汛期,雨下得急了,水流也急,洪水猛兽,横冲直闯,堤坝稍微有些松动,就全部垮了,那么高的水冲下来,哪里能没有灾害呢?”

白英说着自己的见解,“要说治水啊,就到处的水都连在一起治,不能光治黄河,别的河跟黄河连在一起,也要治,该浚通的浚通,该筑坝要筑坝,该在两边种树,巩固泥沙也要种树,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呢!”

朱棣听这老者讲得头头是道,又是自己的儿子推荐的,两人年龄相仿,老人说话铿锵有力,条理清晰,朱棣很满意,“朕知道,您年纪也大了,这个年纪的老人啊,该在家里享儿孙福了,不过,您看朕不也还在做事吗?朕想请您出来帮国家治水,您瞧,这可行吗?”

白英惊得忙起身跪在地上,“皇上有旨,别说是叫小民治水,就是叫小民死,小民也不敢抗旨啊!”

“哎,这话说的,朕又不是暴君昏君,要人的命做什么?”

朱高燨忙笑着将老人扶起来,“老丈,我是朱高燨,是我向我爹举荐了您。朝廷打算建立河道总督衙门,专门来治理天下的水,把水治好了,将来才能实现真正的风调雨顺,年年丰收,您懂水,有经验,带着年轻人,发挥您的余热,为我大明的建设出一份力,您看,行不行?”

“四殿下,皇上和您瞧得起小民,又是为国为民的事,小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宋礼在一旁道,“皇上,臣将主事蔺芳带来了,在治水方面,蔺芳也有很多经验。”

“可以啊!”朱棣让蔺芳说说他治水的方略。

蔺芳只是一个主事,也是第一次面圣,难免紧张,但见皇上对白英很和蔼,他也慢慢地消除了紧张。

此时,机会来了,蔺芳便将自己的思路说了,与白英的有些出入,白英便与蔺芳在圣前辩驳,宋礼紧张得直使眼色。

朱棣摆摆手,制止了宋礼,抬手让两人辩驳,“你们继续说,朕听着。”

朱高燨让黄俨将一张黄河水系主要支流图拿了出来,摆在桌上,道,“你们看着图说。”

白英和蔺芳如获至宝,两人细细地看了一遍,将所经过的省份地势都尽量记在心里,又就着图以辩驳的方式进行交流。

等两人都把话说完了,朱棣看着朱高燨。

朱高燨思索了一遍,道,“历代王朝治理黄河,都难以改变‘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状况,你们二人的思路,我很赞同,但是,我需要加一点的事,我们要把黄河的水力利用起来。一是在陕西、山西和甘肃等这些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植树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