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兵制(2 / 2)

“食堂里的饭菜,每天都是两荤一素,就这,校长还说伙食不行,咋不行啊,非得让这些小伙子把他吃穷?”

语气里满满都是与有荣焉。

王二狗告别了老大爷,回到了客栈,他去找徐琦。

徐琦正坐在房间里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去考南方理工大学吧,未必能够考得上,不去考吧,他现在返回顺天府还能参加二月份的春闱,肯定能够考上,可他很不甘心。

王二狗让店小二送了一壶茶进来,和徐琦一起坐在窗前朝外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徐琦问他打听到的情况,“有什么打算吗?”

“我现在只后悔当初没有和你一样好好读书。”王二狗道,“以后的大明和以前不一样了,若是不读书,恐怕很难在这世道生存。所有六岁以上的孩子,都要读书,朝廷免费供孩子们读书,我们将来能做什么?”

“老大爷怎么说?”

王二狗道,“只有去当兵!”

他将看门大爷的话说了,问徐琦,“你比我脑子好,你说,老大爷这些话能不能信?”

“应当是能信的。”徐琦道,“老大爷为殿下看门看了这么久,我瞧着他是个和善的老人,应当不会在这种事关前程的事情上骗我们。再说了,募兵是在五月份,离现在时间还早,将来总有风声传出来的。”

风声很快就传出来了。

三月初,王二狗在码头揽活,就听到有人在传,“听说朝廷要更改军兵制度了,入伍三年以上,想退伍的人都能拿到一笔安家费,不管在哪里落户,每人能够分到三亩地。”

王二狗活都不想干了,上前去站在一旁听,“兄弟,能不能说细一点?”

“前边不是贴了告示吗?说是朝廷下的圣旨,你去那边打听。”

王二狗转身就朝城门口跑去,正好遇到了一个能识字的人在念那告示,话语都很直白,让人听得明白,和他方才听到的消息差不大离。

王二狗听到守城门的一个军兵在说,“上面都在统计了,有多少人愿意转业,以后咱们这些军兵的子女可以选择当兵,也可以读书了不当兵,嘿嘿,不当兵能去做什么?”

“你们现在好,当兵又不需要上战场,上了战场,死的是别个,又不是你们,换我,我也不转业。”

“嘿嘿,那是,傻子才转业。等我认几个字,我也去考军校。”

整个大明,因为这一条政策,全都沸腾起来了。

很多年轻人都在考虑自己的出路,等到了十月份开始募兵的时候,很多人都报名,但这一次的募兵与以往不同,由军队的军医把关,选取身体素质强的人入伍。

大朝会上,朱棣听说报名的人有上百万,他也吓住了,问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怎么人人都喜欢入伍了?”

好男不当兵,这是老话。

茹瑺也没想到会带来这么大的变化,“现在教育是热潮,但很多人错过了上学的时间,听说军队每天晚上都要上课,将来可以上军校,年轻人的积极性高了很多。“

夏原吉可不想看到这样的变化,他上前道,“皇上,臣以为,征兵的人数不能太多,今年退伍的人一共是三十万,募兵只需要招募三十万人即可,否则会影响到生育和种地。”

没人在家生孩子了,也没有人种地了,对社会当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朱棣问朱高燨,“今年军校和航空航天大学各招收了才一百人,你觉得,今年募兵要募多少人?“

朱高燨道,“未来几年,大明都没有战争,儿臣以为,募兵的人数都不需要太多,主要还是改进操练方式,把队伍的素质拉起来,加强战斗力。“

如此一来,军队的身体素质就很重要了。

朱高燨不由得想到大明人的餐桌上,素比荤多,肉食依然属于老百姓的餐桌上吃不起的食材,主要是养殖业落后的缘故。

他记得养殖靠玉米撑起来的,但现在玉米应该还在南美洲,若是真要让谁出海一趟,马三宝是最好的选择,而他还欠马三宝一次去麦地朝圣的承诺。

朱棣对儿子的话深以为然,道,“这一次军队的训练就交给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