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印度(2 / 2)

朱高燨亲手将张玉扶起来,他道,“说实话,若是还像以前打仗,骑马挥刀,我还真不敢让你去出战。现在嘛,就只有让你这员老将出征了。”

“臣求之不得!”张玉满脸笑容,他原以为,自己的儿子被四皇子所用之后,他从今往后也只能宝刀高悬,老死家中了,谁能想到余生还有出外征战的一天。

“臣一直听犬子说如今的战争,如何用手榴弹,如何用冲锋枪,如何用陆地战车,臣艳羡不已,常骂犬子,成天馋臣,现在有了亲自上战场的一天,臣实在是太高兴了。”

张玉从宫里拿出来了一张地图,包括大明的西南部,周边的几个藩属国以及印度的详细地图。

不多时,朱棣便点了几员副将,这几员副将前来他这里报到,一起在军营中查看地图,商量作战的对策。

“这边是北印度,这边是南印度,不过,现在没有南印度北印度之说,这里是德里大汗国国,这一片是巴赫马尼王国,这靠近南面的才是维查耶纳伽尔,这一块橘红色是印度教信仰的印度人,我们要征战的部分是除此之外的一大片。”

“好啊!末将等这一天等太久了,末将在想,我大明的军事实力如此强大,想占领那一块地还不容易,殿下也太谨慎了一些,何必保留实力呢?”

张玉觉得自己必须为朱高燨正名,“从古至今,师出有名是必然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哪怕殿下为的是天下百姓,但也不能不顾及正义。否则,就不是为我大明百姓谋福利,而是招惹灾祸了。”

他将自己知道的情形告诉几位副将,“比如说这一次,殿下也是和维查耶纳伽尔王国的王太子达成了一致,并签订了国书。我们只要拿下这一大块区域,这里的土地将属于我们,只需要保证不干涉他们信教就行了。“

“这帮人傻吧?饭可以不吃,教不能不信?”蒋玉忍不住笑道。

张玉笑道,“不管这些,诸位,各自挑选兵卒,准备好装备,十日后出发,先坐火车至兰纳,再从孟加拉大汗国借道前往印度。殿下说了,这一波印度的香料,他只要七成,剩下的三成都是咱们的,到时候约束好各自的手下,要保证殿下的那一部分香料。“

“谨遵大帅命!”蒋玉等人笑逐颜开,谁都知道,印度的香料是好东西,那里盛产香料,而香料素来比黄金还要贵重。

朱棣一声令下,大明国防科技大学的学生们也跟着赶赴前线,他们可能暂时上不了战场,但跟在后勤组,及时了解战场情况,也能增加一部分阅历。

朱棣站在城楼上,旁边是夏原吉,他无限忧心忡忡地道,“朕一直在担心啊,现在的战争和以前不一样了,战士们不必上战场直接拼杀,一个个养尊处优,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是坏?”

夏原吉笑道,“皇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当年,臣年幼的时候,为了读书,每天步行二十里地,没有纸和笔,大冬天里,手里拿着木棍在地上字,冻得直哆嗦。现在的孩子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家远的学校提供住宿,学费和伙食费全免,有时候臣在想,臣当年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呢?这些孩子们,将来长大了,知道感恩朝廷和皇上吗?”

朱棣笑着摆摆手,“感恩不感恩的,朕不计较,只要他们记住,人人都出息了,大明才有希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行了。老四不是说了吗?只要大明人的骨子里有一股傲气,就比什么都强。”

德里大汗国的东北面乃是喜马拉雅山脉,如同一道屏障,将印度和中国隔开。

火车将军备和大明的陆军拉到了兰纳,在这里稍作休整之后,就由徐辉祖出面,与孟加拉大汗国商议,从孟加拉大汗国借道前往印度。

此时的印度已经被打成了一个筛子,百姓流离失所,横尸遍野,易子而食,一片人间惨状,恒河里漂浮的都是尸体,空气中都似乎弥漫着腐臭的味道。

张玉是深知大明政策的人,他看到之后,不由得感慨,四皇子殿下在玩弄权术方面,实在是高手,他在遥远的大明轻轻一拨弄,这边便成了地狱一般的存在。

大军兵分三路,分别朝北,朝西和朝东推进,骑马带冲锋枪的军士在前面冲锋,中间靠陆地战车压阵,层层推进。

朝北的一路大军负责清除德里大汗国的国王和贵族,朝西的一路大军这清除巴赫马尼国的国王和贵族,这些人原本就是古尔王朝派遣的总督为王建立的王朝,大明的军队所到之处,得到了印度本地人的欢迎和拥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