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永乐一号(2 / 2)

“爹,让人平身吧!”朱高燨提醒道。

朱棣忙道,“平身,都平身!朕是有点激动了,你们都很好,为大明立了大功,都很好!”

负责战斗机的总工程师是王骥,他领头谢恩,“臣等为大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有功该赏,朝廷将为尔等诸位论功行赏,绝不会辜负每一个为大明付出的功臣!”朱棣索性大手一挥,“去年年底应当都给你们发了奖金,这个月,每个人拿双倍月例,先把待遇提上去。”

“臣等谢主隆恩!”

接下来,便有人专门为朱棣讲解战斗机,“这是我们一期项目,这两台战斗机是有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的飞机,今年开始,将可大明的空军服役。”

空军?

这不是朱棣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但此时此刻,朱棣才明白空军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说,你继续说!”朱棣难以抑制激动。

“这两架战斗机将以每小时七百公里的速度飞行,并且可以爬升到一万米的高空上限,配备了四门30毫米的大炮和24枚火箭弹。尽管如此,但我们依然觉得,这战斗机的火力可能差了一点。”

“为什么?”朱棣不解地问道。

“一是航程,满载航程太小了,二是火力装备不足,我们希望能够加大航程,最好,一次轰炸能够灭掉对方一座城池,减少陆地战,也减少消耗。”

朱棣听得热血沸腾,不停地点头,“有道理,你们的想法很好,朝廷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你们!”

此时,讲解的工程师才醒过神来,意识到朱棣乃是大明的皇帝,他慌得不得了,忙跪下来,“臣等惶恐!”

“惶恐什么,不必惶恐。朕知道你们都是文人,知识分子,眼里心里只有学问,只有科技,你们是最纯粹的大明人。君前失仪,也是因为你们太投入,太认真了!”

这番话,为这些科研人员的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他们只要是进了酒泉基地,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这里,他们埋头做自己的项目,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了外面的世界,纵然这些人愿意献身科技,献身大明的国防事业,却也希望能够得到朝廷,历史的认可。

“你们隐姓埋名,在这里忍受寂寞与苦寒,朝廷不会忘了你们,朕也不会忘了你们!”

偌大的厂房里的人都热泪盈眶,纷纷下跪,再一次山呼万岁。

朱棣亲自将这些人扶起来。

朱瞻基冲了进来,看到朱棣,高兴得扑了过来,“皇爷爷,您终于来了,您怎么不去看看那边的卫星发射基地?我们就等着您去看了。”

“瞻基,你不能这样,不能因为是皇孙,就要皇上先去看卫星,战斗机也很重要,是我大明的国防重器!”

有个与朱瞻基年龄相仿的青年工程师上前就给了朱瞻基一拳,不过他打得非常轻。

“我没说战斗机不重要,可是,你知道卫星的作用是什么吗?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将来你们总有求着我,用我卫星的时候。“

“哈哈,等那时候再说吧!”

这里似乎没有尊卑之分,但朱棣却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他看到朱瞻基似乎很享受这些,和工程师们调侃,闹成一片,过得非常开心的样子。

“难怪这小子,过完年就急吼吼地要来!”朱棣摇了摇头,却是满心欣慰。

战斗机工厂参观完了,了解了这边的进展后,朱棣就在朱瞻基热情的邀请下,去了离此地一百多里地的另一个基地。

依旧是建在偏远的地方,一条四车道的路连接基地与基地,基地与城镇,而酒泉这一座城镇唯一的作用,用朱高燨的话说,就是为基地提供供给。

“前面就到了!”朱瞻基指着前面一大片基地,“四叔将这里建造成了一座王国,医院、学校、工厂什么都有,完全可以独立运转了。当然,这里的人一般都出不去,孙儿是因为身份特殊,才能出去,但每次出去都要有两人陪同。”

朱棣了解到,这是为了保密。

此时,他的目光已经被高耸入云的发射塔吸引住了,一个白色的庞然大物坐落在发射塔上,他看到白色的本体上,用红色的字写着几个大字“永乐一号”。

“永乐”,朱棣细细地咀嚼这几个字,一瞬间,他的眼眶湿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