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荀彧的谎言(2 / 2)

要不你在冀州,辅佐一下袁氏大公子试试?看那袁公会怎么对你。”

“你拿郭某当傻子?”郭嘉没好气的瞪了太史慈一眼。

其实这虽然只是个假设,但却也说明一个问题,袁氏父子的关系要远比曹氏父子复杂得多,将来必然是一团乱麻。

所以在袁氏,现在想要站队,辅佐一位公子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些都跟郭嘉没有关系了,他轻轻呼出一口气道:“郭某无拘无束,自由散漫惯了,想来主公也不会容忍。

而主公已经有文若辅佐,也用不着郭某在面前献丑。

所以到时,郭某也待在公子身边,做一个闲散酒徒即可。

那些操心之事,就让文若去作吧。

反正他也是操心的命。”

太史慈脸上流露出志同道合的微笑道:“我就知道郭先生这样的聪明人,定会做此选择。”

……

兖州,鄄城。

此时被称作操心命的荀彧,心都快操碎了。

廨舍内,荀彧坐在堆积如山的公文中间,眉毛也皱成个山字。

如今曹操出征在外,整个兖州所有的政事全都压在了荀彧身上。

当然此时最紧急的政事,还是那招降的一百多万黄巾军吃饭的问题。

此前那么多百姓能够留下来屯田,这当然是好事。

而且也可以计算的出来,等秋后有了收成,曹氏能征上来的粮食必然是个惊人的数字。

可难题就在于,至少得把这一百多万人养到秋后。

那所耗费的粮食也是个惊人的数字。

此前曹昂在东郡所攒下的粮食,还没支持到开春便已耗尽,大部分人都开始挨饿。

现在所报到荀彧面前的公文,有九成以上都是因为缺粮而产生的冲突……

正在荀彧长吁短叹的时候,程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他端起桌案上的凉茶咚咚咚一饮而尽,这才喘着粗气道:“文若,又出事了,成阳打起来了。”

荀彧倒是处变不惊道:“难道又是逃农与典农军?”

“正是,”程昱叹息道:“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十起了吧,如不想办法,这种事恐怕只会越来越多。”

在曹氏刚刚招降这帮百姓之时,虽然也让他们吃不饱,可毕竟陆陆续续有粮食分发给他们,也能让他们饿不死。

可是自从开春之后,需要大体力耕种了,粮食却彻底断了。

有很多百姓被饿死,那些勉强活着的,自然要想办法携家带口逃离此地,前去寻找救命的粮食。

可是当初设立屯田之时,同时也设立了典农都尉,典农校尉,甚至典农中郎将,他们麾下的典农军,职责就是管理屯田民。

如今屯田民要逃,典农军自然不不同意,于是开始屡屡爆发冲突。

“能有什么办法迅速弄到几十万石粮食?”

荀彧站起身,叹息一声,正了正委貌冠对程昱道:“且先去成阳看看,莫要酿成大祸。

若不然引起万民出逃,公子所建之民屯也就土崩瓦解了。”

“哎,也不知主公跟公子那边怎样了,”程昱也跟着长叹不已,与荀彧二人并肩出门,跨马直奔成阳而去。

其实当初曹军三路出击,都是为了粮食而战。

只不过这三路却都不尽如人意。

首先说夏侯惇率领一支人马前去援助陈留太守张邈,抵御袁术进攻。

可是夏侯惇逢战必输buff依然有效,他在陈留先胜后败,被袁术麾下大将纪灵围在陈留县困守,等待援军。

张邈自身都难保,粮食自然不可能给。

再说曹操亲自率军前去援助泰山郡应勋,抵御徐州陶谦的进攻。

等曹操军队到时,陶谦手下大将曹豹已经率其精锐丹阳军,攻破泰山郡数座城池。

曹操大军一到,倒是迅速击败了丹阳军,但是对方却退入刚刚拿下的城池自守。

于是曹军陷入艰苦的攻城战,需要一个城一个城的攻取,一时之间也无法取得战争胜利。

而第三支军队,便是曹昂率领的河北远征军。

可是这个时代大河便是天堑,有大河阻隔,河北的消息很少能传过来,所以荀彧跟程昱根本不知道河北战况如何。

在他们看来也是没什么指望。

毕竟曹昂要面对的对手是公孙瓒,军力那要比袁术和陶谦都强大的多。

荀彧程昱二人心情沉重,一路上也不说话,只是骑着马闷头赶路。

成阳离鄄城不过百十里,疾行之下,仅仅一个时辰便到了。

在进入成阳地界的时候,荀彧突然扯住缰绳,停下马沉思道:“仲德,百姓如今缺的是粮食。

就算你我二人前去,只是空口白牙劝说,也无法阻止百姓出逃。

得想办法。”

“能有什么办法?”程昱红着眼道:“我说把死者尸体的肉搅到粮食里,做成蒸饼,分发给百姓充饥,你又不同意。”

听了这话,荀彧张了张口,只觉得反胃。

他实在看不出来,这程昱看起来文质彬彬,竟然能想出如此凶残的主意。

“百姓之所以选择出逃,那是因为看不到盼头,其实大部分人手中应当还有能支撑几天的存粮,要不然即使出逃,也会饿死在路上。”

荀彧捏着胡须沉吟道:“既然如此,我们便给他盼头。”

“现在哪里都缺粮,如何给?”程昱不解的道。

荀彧道:“此前我等给百姓宣扬过,主公已兵分三路前去筹粮。

如今主公与元让将军分别在泰山与陈留受阻,那边粮食暂时没有指望,此事应当也瞒不过这里的百姓。

可是大公子在河北战况,此间却无人知晓……”

“文若的意思是……”程昱顿时明白了荀彧的意图,惊喜道:“我等就谎称大公子在河北取得大胜,已经要把粮食运来,让大家稍安勿躁,再等几日。”

“正是,”荀彧神色凝重道:“这虽是谎言,但愿也能暂时稳定人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