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黄河岸边(2 / 2)

他也听从贾诩之策,装作不敢迎敌,向后撤了回去。

而对面的胡才看的迷惑了,他第一反应就是,原来西凉军并不是都如郭汜军那般悍勇,这里面也有软柿子。

于是他脑袋一热,毫不犹豫的率军追赶了起来。

张济率军撤出去十几里,贾诩建议道:“此时反击,定能大获全胜。”

“佑维,杀回去,”张济怒道。

“诺!”张绣心里也早已憋了一肚子火,立即率军调转马头,一马当先向胡才杀了过去。

此时北地枪王的威力发挥出来,瞬间便把胡才杀的丢盔弃甲,大获全胜。

八千人马,死的死,伤的伤,剩余的大部分都跑散了。

看着一地的尸首,张济问贾诩道:“既然这白波军如此不堪,我等是否该继续东进?”

贾诩摇了摇头道:“白波军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人数再多也没用,但曹军已加入护驾之列,那曹操坐拥兖州,雄心勃勃,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

依在下之见,元江还是赶紧抽身为上。”

“文和以为我去往何处为佳?”张绣问道。

如今关东一带已经赤地千里,没有什么粮食可寻了,他们叔侄必须为手下军兵找军粮。

贾诩手指了指南方道:“南阳郡,领县三十七,人口二百万余,为天下第一大郡,尤其治所宛城,有四万七千余户,那里物产丰富,粮草充足,虽属荆州管辖,但却为袁术占。

后来袁术被曹昂所败,南阳重新归属刘表。

只不过刘表背后皆为襄阳豪绅,并不支持其开疆拓土,故而那宛城近似无主,将军何不趁机取之?”

张济眼前一亮,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无比迷惘,不知该将麾下这支军队带往何方,如今听了贾诩的话,顿时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这时候张绣却在旁边道:“文和先生是否太过于危言耸听了些,那曹氏固然强大,但却远在兖州,距此千里迢迢,难道我等这就被他吓跑了?”

固然张济老成持重,但张绣却是年轻气盛。

更何况他的武力独步西凉军,有枪王之称,要说曹军仅仅派来三千人马,便把他们吓得望风而逃,未免也太窝囊了些。

他语气中带着骄傲道:“叔父请给侄儿两千人马,侄儿定能率先劫回天子,到时再去南阳,岂不名正言顺?”

张济听了微微点头道:“南阳郡乃光武皇帝龙兴之地,若劝陛下迁都宛城,比那赤地千里的洛阳也方便的多。

文和先生以为如何?”

贾诩知道叔侄二人都不甘心,微微一笑道:“若能行此事自然最好,但若不能,也不必强求。”

见贾诩都不反对,张济张绣叔侄继续统帅军马,向孟津方向追去。

……

胡才兵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韩暹这里。

韩暹大惊失色,但他也无力继续派出军兵阻击。

好在已经离孟津不远了,他连忙下令队伍急行,试图赶紧赶到孟津渡河。

过了河就是河东地界,那里还有他麾下的大军驻守,就彻底拜托西凉军追击了。

可是队伍之中只有极少数人能乘坐车马,其余之人都需要步行,尤其是一众年老的公卿以及随行女子,在韩暹的催促下艰难行进,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到达孟津渡口,突然有人眼尖,尖声叫道:“快看,西凉军怎的从那边杀过来了?”

韩暹等人抬头一看,只见一众西凉骑兵,足足有两千人上下,正飞也似的从对面方向杀了过来。

此时韩暹已经没有时间多想为何西凉军从那边杀出,他高声叫道:“快带天子上船,快!

其余人等,前去挡住。”

刘协掀开车帘,不待黄门官搀扶便自己跳下了车,回身又把伏皇后抱了下来,他们由伏皇后的哥哥伏典亲自持刀带领十几个羽林军护卫着,急匆匆向岸边跑去。

一众公卿以及宫女全都一窝蜂的跟随在左右。

来到水边,等不及渡船靠岸,伏典便背起妹妹,又让符节令孙徽背起皇帝,涉过冰冷的河水来到船边,总算把帝后扔到了船上。

随即杨彪、董承、董贵人等十几人也全都有羽林军背负着上了渡船。

可是随驾的公卿家眷以及宫女妃嫔等有数千人,他们没人背负,自然无法上船。

而且仅有这一艘渡船,装下三五十人已经满满当当,再也装不下他人。

此时远处李傕军已经冲溃了白波军,正向这岸边杀了过来。

一众没有上船的公卿以及军兵情急之下,全都涉水前去死命的扒住船帮,试图登上渡船。

眼见整条船都被拉的倾斜了,伏典爆喝一声道:“都走开,船要翻了,让天子皇后先渡河。”

可是此时没人能听到他的吼声。

即使听见了也没人松手。

毕竟眼见李傕骑兵已经冲了过来,被西凉军抓住,也是死路一条。

伏典暴怒之下,拔出腰间利剑,对着那一只只手掌斩了过去。

他的宝剑当真锋利无比,只要碰到的手掌便被斩落,掉到了船上,手臂喷出的鲜血溅了皇帝皇后一身。

随即又换一批人扒出船舷。

伏典的宝剑不停的斩过去,不多时船内的断掌已经湮没了他的脚磕。

“快开船,快开船!”伏典大吼着,艄公瞅准时机用力撑竹竿,渡船好不容易脱离了拖拽,来到了深水区。

河边以及河里的公卿和宫女妃嫔们眼睁睁的看着渡船离去,无不痛哭流涕的伸着手,对船头的刘协哭喊道:“陛下,不要丢下臣呐。”

“陛下,老臣对大汉忠心耿耿,求陛下把臣带上啊,陛下!”

数千人的哭喊声震天响。

船头上的刘协看到这场景,心中简直如同刀割一般。

他脚底下的手掌已经成堆,眼前未上船之人,一个个都是熟悉的面孔。

朝臣中有卫尉士孙瑞、光禄勋邓渊,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司徒赵温,太常王绛等。

这些都是大汉忠臣,有许多人还是当初拖家带口,保护他从洛阳迁往长安的,如今却无奈的全部扔下。

女眷之中,连备受宠爱的薛美人,韩美人等也未曾上船,她们泪眼盈盈的看着渡船渐渐离开,无力的跌落在冰冷的河水里。

转眼之间,李傕率领骑兵冲杀到了岸边,长枪对着渡船一指,厉声道:“陛下,你就忍心把这些忠于汉室之朝臣妃嫔,尽数丢下不管?”

他说着摆了摆手,有军兵色眯眯的向薛美人等妃嫔涌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