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进兵宛城(2 / 2)

“姐夫答应的!”

甄宓气鼓鼓的拿起数个金手镯、玉手镯等,一鼓脑儿全都套到两只手上,得意洋洋的在姐姐面前摆了摆,还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甄姜无奈的道:“夫君,妾身跟你的是说正事。

那位陈王不会无缘无故送如此贵重之礼,既然送了,必是有要事相求,夫君却为何轻易收下?”

“我知道,”曹昂点了点头道:“可我不收他的礼,若袁术造反之时,也要率军前去平叛。

所以,这礼收与不收,都是一样的。

我他整个陈国,才收他这一盒珠玉,岂不是便宜了他?”

甄姜听得似懂非懂,拔下头发上的珠钗,又把甄宓手上所有的手镯全都强行褪下来道:“这些东西既然归我处置,那就好好留着,小孩子家戴这个做什么?”

“姐夫,你看阿姐欺负人,你也不管管,”甄宓气的跳着脚。

“怎么管?”曹昂摸了摸她的头道:“按照曹家家风,男人无论在外面如何威风,回到内宅,一切都得听女主人的。

你看母亲,在内宅多么强势?父亲根本就不敢多说话。”

……

刘宠果然没有食言,回到陈国之后,又立即动员二十万百姓陆续往豫东迁徙。

毕竟若袁术造反,陈国首当其冲,他急需曹氏出兵救援。

而自从天子驾临开封,并且行籍田礼之后,百姓对迁往豫东再也没有抵触。

于是在官道上,随处可见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

他们全都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几乎是整族整族的搬迁。

当然,这段时间曹昂也没有闲着,他派赵云太史慈徐晃各自率领军马,四面出击,严厉打击寇匪,若是敢劫掠迁徙百姓者,一律格杀勿论。

这也给百姓重新定居耕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命没有保障,财产被抢夺了。

再加上天子在许都招募了大量士人,此时可以派到各郡县去做官吏,对百姓分级管理,建立起有效统治。

短短两三个月内,曹昂已经把百姓逐步向西迁徙,延伸道京县、成皋、荥阳一带。

若再继续往西,不出半年,他就有望在洛阳周边开始安置百姓,如此他这个河南尹做的也算实至名归了。

可是曹氏地盘扩张,却让荆州的刘表感到不安。

曹氏势力不止向东扩,同时也向南扩,已经扩充到了荆州边界。

此前北方诸侯混战,有大批士人搬迁至荆州地区避祸。

刘表趁机用自己的名望招拢士人,并建立起完备的乡学,一时之间荆襄一带文风鼎盛,隐然成为大汉王朝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乐土。

可是自从曹氏把天子迎至许都,这种情况正在改变,那些文人士子又纷纷搬至许都周边,以谋求官职。

如今那些人全都为曹氏所用,被朝廷授予了官职,并委派到地方管理民政,此消彼长之下,刘表自然感到了威胁。

只不过荆襄政权是被大士族把控的政权,让他们自保足够,让他们出兵对外作战,则显动力不足,于是所有人都盯向了宛城的张绣。

那是荆襄人在许都周边养的一条恶犬,如今该是报效主人的时候了。

……

宛城。

守将府邸书房。

张绣手中拿着一封书信,神色凝重的对贾诩道:“刘景升让我出兵袭扰许都,先生以为如何?”

自从张济死后,张绣便统领了这支军队,并拜贾诩为军师,平常言听计从,非常尊敬。

“刘景升这是没安好心呐,”贾诩叹口气道:“将军以为,他让我等驻守宛城是为何?自然就是留待今日,作为牵制曹军之用,可曹军是将军牵制的了的么?”

“此乃驱虎吞狼之策,”张绣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便不能听从刘景升之号令,且留在宛城静观其变再说。”

其实刘表的意图张绣也能看的出来,不过就是利用他来牵制曹氏扩张。

他自然不愿意被刘表当枪使。

“曹氏如今已今非昔比,”贾诩叹了口气,干瘦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道:“天子如今已被曹氏迎至许都,引得天下士人纷纷投奔,那曹公子又在豫东屯田,以天子之名,引来四方百姓耕种屯田,此大势已成,不能违也。

如此之下,就算将军安守于宛城,并无袭扰许都之心,可曹氏卧榻之侧岂容将军酣睡?”

“文和先生之意,是说就算我不去进犯曹操,那曹操也会来进犯我宛城?”张绣迟疑道。

贾诩微微点了点头,“然也。”

“若曹操真率军来犯,我该以何策迎之?”张绣追问道。

“天时地利人和俱在许都,将军只有一条出路,”贾诩道:“降!”

听了这话,张绣陷入沉思之中。

他跟曹氏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算投降也无不可。

但是曹军麾下猛将如云,且曹氏宗亲实力强大,他若投降,只能落得个被猜忌,被防范的下场,哪有现在坐镇一方来的痛快?

所以唯一的期盼就是,贾诩判断不准。

也许曹操根本就不想来进犯宛城。

可他不知道的是,此时曹操也在许都召集文武,商讨进兵宛城之策。

宛城离许都如此之近,乃是肘腋之患,曹操不可能坐视不理。

曹操一生用兵,其神髓就是虚张声势,声东击西,先解除后顾之忧,然后集中精力对阵强敌。

所以,拿下宛城是迫在眉睫之事。

曹操的书房中挂着一张硕大的羊皮舆图,如今荀彧、荀攸、程昱毛玠等谋士俱在。

荀彧捋着胡须道:“张绣乃西凉军出身,其在宛城并无民意根基,且立足未稳,主公率堂堂正正之王师前去讨伐,张绣唯有归降一条路可选。

不过西凉人民风彪悍,吃软不吃硬,主公若以礼待之,其必能诚心归顺。

若稍有轻慢,其必会奋起反击。”

“嗯,”曹操点了点头,对荀彧的分析表示赞成,随即道:“诸位以为,老夫这次该如何进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