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精致利己主义者(2 / 2)

无冕之王 阿诸 1347 字 9个月前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点,恰恰暴露了辛鑫的欲望弱点,及时抓住并加以利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才有了早上临时动意被辛鑫诟病没有提前通知的班子会议,以及下来一环扣一环的系列动作。

但是,每个环节都抓不到荆涛违背组织原则的地方,他没有暗示过任何人,包括杜敏、张亚杰、汪哲。

唯一让辛鑫感到不对劲的地方就是冷不丁地拉他们出来打球,错过了董艳宁的“报警”电话。

但那也不能说是荆涛故意设局,因为同样汪哲也没打通张亚杰甚至荆涛的电话。

如果偏要跟“阴谋”扯上点关系,恐怕就是汪哲的口头述职报告了。

跟董艳宁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汪哲的述职报告。

这是张亚杰利用一个中午时间,帮汪哲起草并让汪哲背下来的,就是想通过这种形式,和善于邀功请赏、表现自我的董艳宁形成鲜明对比,以博取同事们的好感。

果然,这个环节董艳宁没有占到便宜。这是他通过张亚杰暗示汪哲的结果,不要夸夸其谈,不要揽功,要放低姿态,说大家爱听的话,给大家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仅此而已。

这也不算“阴谋”,试想,辛鑫能不亲自给董艳宁的报告把关吗?之所以他们会败在这个环节上,是因为他们都是极度自私的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记得郑玉德说过,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不需要事事冲在前面,只需要研究透人性,才能使用好干部,比你亲自上阵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张亚杰敲门进来了,他说道:“辛鑫开车送董艳宁和宋元去三产公司了。”

“你看见了?”荆涛问道。

张亚杰说:“是老孙给我打电话说的,他还说辛鑫做东,要宴请他们几位经理吃饭,老孙以中文不能喝酒为由拒绝了。”

“嗯,这叫扶上马送一程。何况,董艳宁鞍前马后也没少给他卖力气。”

虽然荆涛这句话是正常语气说出来的,但在张亚杰听来,却具有某种讽刺意味。

张亚杰说:“真正卖力气还是在报社,那家伙,董艳宁俨然是报社的二把手。老唐在报社几乎没有存在感。”

荆涛笑了,说道:“所以,董艳宁才一肚子委屈和怨气。”

张亚杰想想不由地笑了。

“你笑什么?”荆涛问道。

张亚杰说:“我笑的是,刚才老孙在电话里说,你们怎么又给我弄这么两块料过来了?有一个宋超就够了,还嫌不多吗?这下不但宋元去了,还去了个董艳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