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新想法(2 / 2)

无冕之王 阿诸 1442 字 7个月前

“怎么个回填法?”郑玉德迫不及待地问道。

荆涛说:“那就是依托万水河,发展新型的农村经济,将农民留下的空心宅院打造成文创项目,吸引城里退休人员。要知道,老龄化后,城里有一大批退下来的人,他们厌倦了跳广场舞唱广场歌,他们居住的小区大部分都没有电梯,许多老人上下楼腿脚不便,向往去农村住平房过田园生活,但咱们现在的宅基政策限制了这些人的回流。”

说道这里,荆涛停顿了一下。

郑玉德听得正起劲,见他不说了,就催促道:“继续说。”

荆涛说:“城里这部分退休人员看似退休没用了,但对于咱们农村作用太大了!首先,他们有学问、有知识,还有想当一部分有领导管理的经验,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些人在城里几乎失去了社会作用,但在农村却是大有可为,一旦把这股力量引流到农村,呵呵,您想想,什么文明村庄、美丽乡村、和美家乡这些口号还是口号吗?”

郑玉德的眼里也泛出了光亮,他说:“这个主意不错!但你以什么为诱饵,让这部分人回到农村?”

“这就是我最想跟您说的问题,那就是允许他们在农村买房子置地。当然,这和目前大政方针有些相悖,城里人不允许去农村买宅基地,但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既盘活了农村宅基地甚至土地,又给城里来农村定居的人在宅基地的使用上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回到农村。”

郑玉德一听,立刻叫过来正在帮厨的孟海洋:“海洋,你过来!”

孟海洋擦擦手,快不走了过来。

郑玉德说:“你把荆涛说的记一下。”

荆涛忽然感到,这就是郑玉德的高明之处。

凭郑玉德的记忆力,要记住荆涛谈话的意思是不难的,他之所以叫过孟海洋,无非是想历练孟海洋。

因为晨跑,孟海洋没有带笔和本,他掏出手机,将他们以下的谈话记录在手机上。

郑玉德说:“你说的这个,目前高层也有人提出来过,不过还没有达成共识,我想,可以在东立找个村搞个试点。”

荆涛说:“搞试点没问题,还是我刚才说的那样,怎样消除这些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肯在农村投资置业。”

“这个问题我们下来可以研究,你可以搞个专题调研,拿个方案出来。”

荆涛再次强调:“这只是我的一闪之念,但我认为不是不可行,如果行得通,那就太好了,不但可以吸引农村年轻人返乡,还能带动农村新一轮的创业潮,那个时候,农村教育都会提高质量和档次。”

“你说得没错,问题是我们如何取消城里人回流的限制。”

荆涛说:“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已经到了反哺农村的时候了,我们从农村、从你们手里……得到了太多、太多了,是时候反哺了,不然,我们就会走向另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景象。”

郑玉德说:“深层次的问题不要说了,那是决策层的事,咱们只需要考虑如何搞试点,先小范围搞,得到政策许可和城乡人的认可后,再慢慢推广,兴许我们就能闯出一条经验。但切记,绝对不能冒进,我会调动权限范围内的力量配合你。记住,做任何事之前,必须要有理论根据,其次就是调研、论证,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但绝不能为了标新立异把路走偏、走急。走偏了回不来,走急了兴许就当了先躯。要一点一点地来,以保护各方利益不受损为前提,不能一事功成万骨枯!”

【作者题外话】:本章文中提到的“回流”和“反哺”问题,是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朋友们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也可以进书友群讨论。群号925181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