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众将齐攻城(2 / 2)

这等盛况必定会青史留名,说不定日后评判大唐功劳,没参加过这攻晋阳的,都不算是大唐有名的武将。”

听到王运这么说,李世民突然有些后悔。

“对了,表兄,弟弟这缺人啊,你这手底下的尉迟恭、牛进达、段志玄都不错,要不要让两个给弟弟?”

看着王运这挤眉弄眼的样子,李世民直接笑骂道:

“你给我滚,罗士信就不说了,秦叔宝和程咬金两员大将都给你了,房玄龄一个大才都快成你晋王府长史了,还要?”

“你手底下的人那么多,武将屈突通、殷开山、牛进达、尉迟恭、段志玄哪一个不是名将猛将?

薛收、杜如晦、长孙无忌、于志宁、虞世南、温彦博,那个不是丞相之才?

更不提还有宇文士及这种出将入相的。”

“什么叫我的人,这大半都与我秦王府无关。”

就算是我的吧,那也不能承认。

王运撇撇嘴,不再反驳,就这些人才,李建成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而且,温彦博此人不在我秦王府,在燕王府任长史。”

“燕王府?行,我的了。”

“他还有位兄长叫温彦宏,任黄门侍郎,也是一员大才,还有位弟弟叫做温大有,升任到了中书侍郎,可惜英年早逝。

太原温氏三兄弟,李公评价,皆有卿相之才。”

这个李公是李纲,王运想了想,没想起来此人是谁:

“温彦宏?”

“字大雅。”

“哦~”

王运恍然大悟,原来是温大雅,李世民的礼部尚书,至于温彦博,李世民的尚书右仆射。

他的武将已经够多了,王运不想再往手底下拢了,这些他都用不完。

文臣现在有房玄龄和魏征,两个丞相尚书,温氏两兄弟找李渊要份诏书的事情。

这样一来就是四个丞相尚书了,王运觉得还能再弄几个丞相尚书,目标他都已经选好了。

一个贫寒人士马周,唐初小说常青树。

一个目前在萧铣手底下的岑文本,后面让李靖收拢,他还有个侄子岑长倩,武周宰相。

一个是王世充手底下的戴胄,打王世充他自己收了。

这样一来七个丞相,够用了够用了。

这些人名声不大,都是能够收拢过来的,或者不是说名声不大,而是相比其他人好收拢。

比如窦建德手下的裴矩,萧铣手下的高士廉等等。

一位李纲那样的人物,一位李世民的妻舅,王运要是敢抢,那这俩人得呲牙。

“行道要是缺人手,那表姐这儿倒是有不少,除了马三宝,其他的随你调走,留在我这儿也蹉跎了年华。”

王运瞥了一眼李世民,看看看看,这才是当表兄当表姐的风范,把你那点人捂的死死的,你又用不完。

李秀宁看着王运的小眼神和李世民的无奈表情感觉有些好笑。

“哈哈,行道谢过表姐,不过不用了,手底下武将很多,平常时期用不完,等战事行道再调用就是。”

李秀宁眉开眼笑:“行,那表姐就谢过行道了。”

她为这事可是发愁了好久,这些麾下跟着他被雪藏,耽误了一身的才华和本事。

这些人不愿意离开,忠于李秀宁,其他人又不愿意用,愿意用的柴绍还没多少的份量。

毕竟他们忠于李秀宁,其他人为什么用你,手底下的人都用不完呢。

三人看着远处大战的晋阳城,王运突然开口问道:

“接下来就该打王世充了吧?”

李世民转头看向南方微微颔首:

“是该打了,我大唐准备了一年多,若不是并州出了事,这时候应该已经打起来了,七八月吧,你想当主帅?”

王运一屁股坐在地上,然后摆摆手:

“主帅自然是你来,我还没这个本事。”

李世民也一屁股坐下,嘴里哼哼的一声:

“你要是敢抢我就揍你,我可是为此准备了一年多,对了,你手底下人怎么安排?”

“罗士信跟我回长安,任右屯卫将军,出征我再把他带出来,秦叔宝、程咬金、王君廓准备安排在南边的晋州、绛州、泽州。

李世勣我准备安排在北边,我大唐打王世充,我觉得窦建德不会干看着,到时和李艺攻打窦建德牵扯他,表姐你也得出场。”

李秀宁心里有些惊喜,但紧接着皱着眉头说道:

“我是可以,但是……”

“无事,表姐你乃我河东道将领,我一纸王令的事,别人管不了,谁敢叽叽喂喂,收拾他就是了!”

李秀宁连连点头,然后瞪了一眼李世民,看看人家是怎么当弟弟的,再看看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