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开宴(2 / 2)

王运看着百姓的欢呼笑容满面,抬手掀开托盘上的红布,底下的将士们也掀开竹筐上的红布。

王运抓了一把金钱,然后往小孩子们的天上一撒,大喊一声:

“开宴!”

将士们也是抓起竹筐里的铜钱扔了一把后开始踏上大道,把钱往两边百姓群中撒去。

一个个铜钱,在初生的太阳照耀下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

王运准备了十万贯一亿枚的铜钱,百万贯他也能发的起,但是粮价得上天。

就这些钱流入市场,粮价都得飙升,不过过段时间就能掉下来,而且百姓是白拿,也无所谓了。

而且王运在赏钱里面也有些手段,因为这款钱是新钱,名字叫做开元通宝,历史上是李渊明年铸的钱。

在此之前用的都是隋朝旧钱,而且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款通宝钱,自此币文、重量和形制成为后代铸钱的规范。

铸钱不是个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朝廷有不少存货,王运换了一些。

他还准备着和李渊商议一下,把太原王氏的数千万贯旧存钱拿出来以一个价格卖给李渊,顺便以后采用这款。

这对于李渊是个求之不得的事情,华夏一直缺铜,这能收拢一大批铜,你把钱卖给他帮了他的大忙。

新钱出世肯定要收拢旧钱的啊,而且钱造出来是要流通的,流通不了的钱,屁用都没有。

就算是不在乎损耗和折旧,一文换一文,李渊都是大赚,世家都是一帮子藏宝鼠,只进不出啊!

再者,世家可是有造假钱的生意的,又是一个大忙,而这次王运的赏钱,正好可以提前试着流通一下。

王运也会和世家商议以下,涨价只准涨这个钱。

钱让世家赚去就赚去吧,百姓能换点是一点,只要世家不是非常过分,王运也不会管。

虽然这样会让人觉得这个钱不值钱,但是只要你有了这钱能用的概念,那就是成功的。

古代新钱的推广是个很难的事情,世家其实也是一个阻碍。

家里的存钱都得换新,而换新那腐朽的铜钱就有损耗,而且他们要造假钱还得重新研究,重新制作模板。

所以钱流入世家,反而对朝廷来说是好事。

至于王运,跟他有啥关系,这些本来就是他扔出去的赏钱而已,扔出去的那一刻,跟他就没啥关系。

不过这十万贯铜钱是真的重,一枚四点一克重,一亿枚是四百一十吨。

几批将士连续不停的撒上三日也不知道能不能撒完。

对了,这赏钱自然是越多人拿到越好,所以坊内官员在坊门口对身份有记载的。

除了坊内百姓,其他的只能来一次,一人一次怕是都不够,长安附近的百姓也会来的。

王运开完宴以后直接就进了府,随着商贾们走过,长安的低层官吏开始前来,然后是中层,接着是高层。

期间夹杂着与之匹配的世家人士。

接着是正三品以上官员和世家大族的宗主,被柴绍和族老一个个的迎入正厅。

能被称为世家大族的,那至少是一地郡望。

就今日前来的这些人,李渊登基他都凑不齐,而王运只是举办一个庆功宴,全都来了。

虽然与此时的时机有关,大唐起势,王运召集,他们都汇聚到长安,但也说明了他的能量。

但王运陪着这些人坐着坐着就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因为李建成、李世民都已经来了,但是李渊和五姓七望以及一些关陇顶尖大家族的宗主,一个都没来。

不是他们不来,而是他们要来但是还没来,按理来说这时候应该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越来越多人回过了味,厅里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李建成和李世民心里有些着急,时不时的看向王运,这时候他俩啥用都没有,只有王运能发话。

王运又等了一会,然后开口喊道:

“王田。”

其他人都转头看向王运,准备看看他怎么处理此事。

王田走进来以后王运直接吩咐道:

“去派人看看怎么还没来,今日我王行道在长安开宴,有这么多宾客应邀而来,我王行道等等没什么,但是诸位长者可不能怠慢了。”

“诺。”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分别是我王行道和在长安。

在长安什么意思呢?

李渊的地盘。

我王行道的意思是这是我的场子。

你们想等李渊来了以后再进来,压一压李渊,给他一个下马威,行,可以。

不过别再我的场子上搞事,不然我会很不满意。

嗯,就是这么个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