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给辅公祏来一手阳谋(2 / 2)

周法明现如今的情况其实差不多一样,对于这些事情心中自然了然。

所以李秀宁坐下之后,直接开口说道:

“周总管不用担心,我们此次是去对付辅公祏的。”

周法明心中一动,还真让我猜对了。

“不过辅公祏此人还并没有开始反叛,只是晋王心中有所猜测,怕他影响大局,所以想要做一个戏。

杜伏威那边先引诱一下,看看辅公祏是不是会反叛。

如果反叛了,我们提前有所准备,可以直接灭了他,如果没有反叛就当没发生过。

我们也只是我受晋王命,带着你们去往江都城中坐镇的而已。”

只需要把目标告诉他就行,其他的并没有必要给他说,像分析一下什么的李秀宁懒得跟他说。

而目标明确了之后李秀宁准备安一下周法明的心:

“周总管心中所以想我有一些猜测,无非就是怕我让你们顶在前面当敢战士。

这点周总管不用担心,我此行带过来的是襄阳兵马,并不是本部兵马,肯定是能做到一视同仁。”

周法明心中有些尴尬,看着李秀宁笑吟吟的表情拱拱手说道:

“殿下,臣心中确有此想,臣惭愧。”

李秀宁挥挥手摇摇头笑着说道:

“此乃是人之常情,而且我可不敢把你怎么样。”

周法明有些疑惑,此话何解?

“晋王对你周家可是抱有很高的期望啊,他说你周家是军勋世家,家学渊源。

族中人才辈出,都是一等一的良将啊,此等大才们困守一地,这并不是我大唐有才皆有所用的作风。

而此次南方平定之后,各地的将领都为新降,而我大唐以北攻南,并没有多少真正可承担信任的南方之才。

虽然晋王并没有直接明说,但是我也听出了一些,周家子弟日后当担起重任来。

南边各大州府,后续安抚平叛都需要有人坐镇啊!”

很是赤裸裸,就差给你明说了,好好干,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而周法明心中满满的都是惊喜,王运竟然看上他们了?

而周法明刚要起身发表一番感言,李秀宁直接压压手:

“周总管不必多说,要感谢你也去感谢晋王,跟我并无太大的关系,我们谈一谈接下来此战的情况吧。”

有感激有兴奋不用说出来,憋在心里,接下来用在战场之上最好。

周法明被噎了好几次,有些感慨,早就听说大唐做事都是雷厉风行,今天总算是见识到了。

确实是如此,现如今这个世道,评判风格那就只是根据战事了。

李世民最爱玩的是防守反击,看起来磨磨唧唧的,但是其实很是干脆。

因为从大局上来看,前面墨迹几个月布局,后面直接把你给打死了啊,可不会跟你拖下去。

而王运更干脆,李秀宁比他俩还要干脆,如果不是有个坚韧刚强和霸道的性子。

女子领军这流言蜚语,世俗压力就能把李秀宁给压垮了。

接着开始说起了接着来这一战的战事。

这一战李秀宁就是总指挥,其他人都要听从他的命令。

而这一战在她看来如果真打的话还是很简单的,因为她的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把辅公祏灭在江都。

她要的就是兵贵神速,他要的就是尽快解决了辅公祏,不要让他起势,从而影响到其他地方的大局。

而江都这个地方,东面是海,跑都没地方跑,南边是江南,杜伏威十万大军在那边,也没地方跑。

而扬州是在江北,淮南道上,并不是在江南。

辅公祏如果真反叛了,扬州这个地方对于大唐来说直接就是没了。

而扬州北边同处淮南道的楚州也是一样,直接会被辅公祏掌控下来。

而楚州北边就是河南地的泗州,泗州西边就是徐州,柴绍在那边,也没有地方跑。

她自己再把东边一堵,辅公祏直接就被困死在了这扬州之地。

但这并不是李秀宁的打算,原因自然是不想影响大局。

杜伏威要参与打南边林士弘,柴绍也要防御北边的徐圆朗,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干。

如果把辅公祏逼急了没地方跑,他往江都城中一缩,最少没有个把月的拿不下来,而且还得填大量的兵马。

或者拼死反抗伤亡也很大,而这并不是她、王运甚至大唐想要看到的情况。

说到底其他的不管,不尽快拿下,杜伏威那十万大军粮草怎么办?

所以李秀宁这一路上已经想好了一个计划,因为这个计划他带的这一万水军是可以步战的。

杜伏威的南边不用管,南边往北走,动作要慢一些。

柴绍的北边先拿下泗州,然后进攻楚州威逼。

而他和周法明从西面沿着长江出发一路往东上岸打,沿途守住江夏,舒州、庐州、濠州防止辅公祏北上。

这两路的动作要非常的快,围三缺一,长江河道直接放开,把辅公祏逼到南边去。

而且也不用担心辅公祏跑不跑,他不跑难道等死?

势如破竹大唐这么凶,等杜伏威围过来那他迟早都要死在江都。

北边跑不了,等南边杜伏威围过来之后那是真的跑不了了。

长江不管也不是真的不管,样子还是要装装的,把辅公祏逼到南边之后,和林士弘他们一起收拾。

而他还想了一个让辅公祏跑路的计谋,一路打过去散播谣言,打濠州的时候从石头城上岸往北。

那么长江之上只有少量兵马,这就是一个机会。

这就是阳谋,你跑还是不跑?

而你跑还只能往南边跑。

如果辅公祏真铁了心得不走,那没办法了,杜伏威和柴绍把辅公祏压到江都城里后去干自己的事情,给她留点兵围着呗。

长江畅通,巴蜀、中原、江陵等地的粮草往过来运嘛,大唐耗一个辅公祏还是耗的起的。

等收拾完南边,再慢慢的拾掇你。

这个计划在她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北边徐圆朗,南边林士弘,要跑路只能找这俩人。

对了,还有一种可能,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