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邮驿局(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806 字 10个月前

董良也终于给自己搞了一个卫队。

这个卫队由兰霆担任卫队长,雷震担任副队长。

雷震是蓝天野的大弟子,身手了得,卫队中需要一些擅长近身格斗的人,因此在蓝天野的推荐下,董良将雷震收进了卫队。

整个卫队是一个加强版的中队,一共有大概三百人,负责元首府的守卫,以及董良的出行护卫。

这样教导队就能够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和训练上。

虽然时不时地被台风洗礼一遍,但是闽省的建设速度非常快。

董良还推进了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每个县建造一座水泥厂、一座砖窑厂、一座蒸汽机磨坊,同时在重要的产茶区开办机器砖茶厂,这些工厂的技术含量都不高,能够快速铺开。

另外华族的供销社也建到了每一个乡镇。

乡镇在满清时期并非常设,只是在一些自发形成的交易地点或者是交通要道、军事重地自发形成的市镇。

而华族则将每个县分成了若干个乡镇,在乡镇下面设置若干生产大队。

形成了一套高效无死角的基层管理体制。

满清有五亿人口,却打不过只有三千万人口的英国,除了腐朽落后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动员能力太弱。

据说在英法联军杀进京城的时候,京城周边的百姓争相看西洋景,更有甚者做英法联军的带路党,还有人参与了对京城的洗劫。

这些有一方面是清廷不得人心,还有一方面就是清廷对基层的管控缺失。

这种管控一方面是指民政上的管理,另一方面是指思想上的控制。

思想上控制缺失,百姓自然是离心离德。

当然了,董良最在意的还是几个大厂的建设,闽侯县的钢铁厂项目、马尾的造船厂项目都是华族现在最重要的工程。

此时董良在那霸商品交易所下单的一条一百五十千米长的海底电缆已经运来。

电缆是通过海船运到的那霸,由一家美国公司生产。

这些人其实都知道琉球受到华族的控制,而他们的国家正在跟华族开战。

但是这不影响他们争夺这个生意。

不仅仅如此,这家美国公司还派来了工程师协助安装。

这让董良都有些不可思议。

以对方项目经理的话说,打仗是国家的事情,他们只管赚钱。

董良又在那霸下了大量铁轨的订单,他准备修建一条连接福州到泉州的铁路。

这条铁路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和人才。另外在打仗的时候也有利于军队的快速部署。

要是等闽侯钢铁厂自己的铁轨造出来,那就太晚了。

这个订单同样很快就被人抢走。

当初建立那霸商品交易所的时候,只是为了赚钱,没想到这里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铁路和有线电报都是工业化的标志。

为了配合即将铺设的电报。

董良在原本满清朝廷驿站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邮驿局。

这是华族的一个新的部门,邮驿局兼具了传递公文信件、地方招待所、道路治安巡查、快递等功能。

每个邮驿局下属邮递员、服务员和治安巡查员。

邮递员负责传递信件,其中有一部分专门传递官府公文,称为机要员。

服务员主要负责来往驿馆的食宿,相当于招待所的工作人员。

治安巡查员则相当于巡警,主要负责驿站沿途线路的治安巡查。

这将是一个超级大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