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陆剑锋的野望(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725 字 10个月前

接下来就是控制浙江和上海,打通与洋人之间的联系。然后他就是南下对付护卫军了。

那时候的锋锐营就可以此为筹码获得满清朝廷的支持。

朝廷要对付护卫军和太平军就要用陆剑锋,那时候陆剑锋不仅仅能够通过苏湖的丝绸从洋人那里换来武器、烟土,还能够要挟朝廷不断给他输血。

这样他就会一步步做大。他早就看出来了,江南大营不能成事儿。向荣老迈,底线的各路兵马,成分太杂,只想着搞钱,战斗力越来越低下。

他为什么想尽办法从江南大营出来,就是不想为那些人陪葬。

“那咱们就赶走他,要是乔松年和我们只有一个能留下来,那么你说朝廷会让谁留下来?”陆剑锋坏笑道。

他的学问虽然做的不好,但也是读过史书的,在这乱世,谁手下的兵强马壮,谁说的算。

没过几天,驻守在苏州城外的锋锐营突然开进了城内,将苏州知府衙门给围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锋锐营还跟守城的苏州城防军发生了冲突。很显然这些守门的城防军不是锋锐营的对手。

知府乔松年找陆剑锋理论,但是那些锋锐营的士兵上来就对这个知府拳打脚踢,接着将其软禁起来。

这些人还宣布对苏州城进行军管,什么时候官府发下了饷银,什么时候他们才会退去。

第二天,一份请罪的折子就送到了江北大营,怡良的总督衙门现在就是放在江北大营。

怡良很清楚,现在他就是呆在淮安府也未必安全,只有跟军队在一起才是最安全的。

这份折子自然是陆剑锋上的。他言说自己手下的弟兄开道苏州剿匪,先后收复了嘉定、太仓,斩首数千。

但是苏州知府答应好的饷银至今一分未给,弟兄们从福建一路打到湖南,又从湖南打到江南,劳苦功高,但是地方官府克扣饷银,让将士寒心。

这是一份请罪的折子,一开始却说了这么多为自己开脱的话。

最后他才说到自己没有约束好手下,让这些粗汉子与乔知府发生了冲突。而且这个冲突已经无法调和。

他恶人先告状,说乔知府杀了讨饷的士兵。

怡良无奈,只能下令让朝廷换一个知府。这个时候陆剑锋趁机送了一笔钱给怡良,给自己的三弟钟子鲁讨了一个苏常湖粮台的官职。

钟子鲁本来就有功名在身,身上又有军功,运作一个官职确实不难。

也就是说钟子鲁可以在这三个府筹措军粮。这样的官职要是在平时,那就是个虚的差事,因为你干不过那些地方的知府。

但是现在有陆剑锋的支持,钟子鲁手中的权力就大多了,他甚至可以派出征粮的队伍,将各地的知府、县令给架空了。

要知道,一个地方官府最主要的权力就是收取税赋。有钱有粮才能养人,有人才能办事儿。

这下子,陆剑锋布局太湖周边的计划算是打开了。

没过多久,他手下的兵马就扩张了一倍,总兵力达到了两万人。

他顺势将常州和湖州的防御给拿了下来。

向荣也乐得如此,这样他就能专心经营江南大营了。

向荣不是陆剑锋,他是钦差大臣,朝廷用江南几省的税赋供养江南大营。向荣不缺钱,底下的人之所以还在捞钱,那只是为了充实自己的腰包而已。

他们大都是客军,谁不想到这里多捞一些钱回老家去买地啊。

而陆剑锋接手常州之后,也确实打了几场胜仗,他将太平军的势力彻底从常州赶了出去,然后在镇江与太平军对峙。

不过他没敢继续对上海道动手,上一次吃的亏,他还记得。

更何况,上海道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吴健彰也是朝廷的命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