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章 乔治汉密尔顿戈登(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2262 字 10个月前

而是押送着皮萨罗向要塞跑去。

他必须要趁着这里的守军慌乱的机会将要塞给夺了。

要塞上正在执勤的士兵只有不到五十人,这些人此时确实慌了,他们站在高处,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码头上发生的事情。

扶桑人的个子小,一艘本来最多只能乘坐两百人的交通船,硬是被西乡隆盛装了五百人。

几十人的西班牙士兵见到这么大一群士兵过来,如何能不慌了神。

西乡隆盛真的非常幸运,他们几乎一枪未发就拿下了关岛的码头区。

岛上还有几百士兵,但是在五百护卫队加上一千扶桑仆从军的进攻之下。

西班牙人在岛上的大本营阿加利亚连半天都没有坚守到。而且岛上的那些土著也趁乱向西班牙人发动了进攻。

对这些抵抗的西班牙人,西乡隆盛没有丝毫的客气,直接下令处决。

只留下了一些女人和青壮男子。

华族控制关岛之后,肯定要在岛上建立防御工事的,到时候就需要人手。

郭有带着第一舰队拿下关岛的海岸巡逻船队之后,也登上了关岛。

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防御设施太过陈旧了。

这必须要重建才行。作为基建狂魔,华族每占领一处地方就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建设。

他安排西乡暂时留守关岛,统管岛上的军政大事儿。

他只给西乡留下了五百仆从军,留太多了,后勤补给跟不上。

岛上的建设自然也交给了西乡负责。西乡此时真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自己就应该留下那些西班牙俘虏。

现在好了,他手下没人了,岛上的建设怎么办?

于是岛上的那些土著遭殃了,原本他们还以为华族的大军是来解救他们的呢?现在好了,土著中的男性全都被抓去修建工事,女人则被西乡派人监视着种田。

西班牙人在岛上已经开辟了不少农场,只要好好耕种,岛上的土地至少可以养活几十万人口。

关岛上原本生活着将近十万土著,这些土人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精耕细作,要是经营的好的话,这里的耕地、森林、大海,养活几十万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西乡觉得这些棕色皮肤,身材高大的土著,是不可能被算作华族人,那么他怎么使唤都没有错了。

在他心中,只有他们这样黄皮肤黑头发的才算是华族。虽然董良已经将华族的定义扩展开来,但是在底下这些人中还是有自己的判断的。

而第一舰队在占领关岛之后就打道回府。

郭有还不知道广东的战事已经结束。他从马尼拉出发的时候,是接到董良的命令。但是那个时候,他觉得董良让他们到关岛是为了保护第一舰队,避免他们跟英国人的舰队碰上。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接力传递,远征军失败,港岛丢失的消息终于传到了英国本土。

首相府邸中,已经七十岁高龄的首相乔治·汉密尔顿·戈登气得手都抖了起来。

他是一名资深的老政客,一名高傲的苏格兰贵族,第四代阿伯丁伯爵。

戈登的父亲早亡,他在1801年就继承祖父的伯爵爵位。

然后在1804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

他曾游历希腊。1806年至1812年三次作为苏格兰贵族被选为上院议员,早年曾任驻奥地利大使,1814年作为英国代表参加夏蒂荣会议,并协助参加《巴黎和约》的谈判。获得联合王国的戈登子爵爵位。

1828年至1830年在威灵顿内阁中先后任兰开斯特公爵领大臣和外交大臣。

1834年至1835年在皮尔内阁中任陆军和殖民大臣,并在皮尔第二届内阁中任外交大臣。1850年皮尔去世后成为皮尔派领袖,

1852年建立由托利党代表人物、皮尔派、辉格党人、爱尔兰自由派组成的联合内阁并任首相。

女王对于戈登首相给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她说联合政府的成立“实现了国家和我们自己的最大愿望。”

戈登首相的这一任内阁可谓是人才济济,自由党的几位大佬,强势的帕麦斯顿担任内政大臣,这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推动者,先后担任过三任外交大臣。历史上在戈登之后,他组建了强势的坦普尔政府,打赢了克里米亚战争,并且推进了第二次侵华战争。

财政大臣是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这是一位自由党人士,商人之子,格莱斯顿后来也成为首相,他一直致力于推进自由贸易。

格莱斯顿实际上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正是他担任财政部长的这些年,英国的资产阶级向垄断资产阶级转变,英国对全球的经济控制力达到了顶峰。

约翰·罗素勋爵是下议院的议长,这同样是一位风云人物,先后担任了好几次首相。

“耻辱……这是大英帝国的耻辱。”吼得气急败坏的是内阁大臣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

戈登虽然气愤,但是没有说话,他一向习惯于沉默寡言,这一届的政府虽然人才众多,但是并不好带。

人才都有自己的主意,这意味着他们将会是各执己见和抱有野心。

而戈登首相虽然年老,资历深,但是不具备那种能支配他的同僚和使他们屈从于自己意志的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