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章 曾水源(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2107 字 8个月前

不过在芜湖却有一支军队比较特殊,这支军队的统帅名叫曾水源。

曾水源,太平天国官员。广西武宣人。曾为塾师,经胡以晃介绍入拜上帝会。参加金田起义。授御林侍卫,助洪秀全拟撰诏书,批答奏章。

1852年8月,随萧朝贵督师奔袭长沙,萧中炮牺牲,他与林凤祥等继续攻城。10月擢副侍卫。次年下武昌,任东殿簿书。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曾水源升职同检点,天官正丞相。建都天京后,任东殿左丞相,升天官又正丞相。1854年3月任天官正丞相。

之后他带兵增援芜湖,不过因为误期,杨秀清准备治他的罪,他与手下的兵马就暂时驻守在芜湖。

曾水源一开始就是一个入伙的书生,他确实不擅长打仗。但是太平军中文武之间分不了那么清楚。萧朝贵死后,他手下的兵马渐渐以曾水源马首是瞻。

当然了,大家都效忠洪宣娇,但那只能在私底下,明面上大家只能追随曾水源。

而曾水源的府中此时却突然来了一名神秘来客。

“靖胡侯?”

为了不被人发现,曾水源直接让人将来人带到了自己的卧室中。

靖胡侯是林凤祥北伐的时候,洪秀全给他封的爵位。

“水源,你还好吧。”林凤祥将双手搭在曾水源的肩膀上,兴奋地看着这个老伙伴。

当年林凤祥、李开芳和曾水源三人基本上都是形影不离。一同战斗,一文二武配合得天衣无缝。

只是后来萧朝贵死后,杨秀清将他们给强行拆开,也是为了防止这些人抱团,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凤祥,你怎么会在这里,之前天京说你投靠华族了,我还有些不相信。”曾水源问道。

“是护卫军出兵天津将我们给救了出来,要不然我们都要死在那里,开芳受了重伤,当时已经要不行了。”林凤祥松开了手,有些失落地说道,他又想起了当初在天津死去的老兄弟。

“那他现在怎么样?”曾水源顾不得问林凤祥找他干嘛,他眼中只有兄弟的安危,这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读书人。

“呵,这家伙现在好的很,在福州干你的老本行,做教书先生呢。”林凤祥笑道。

想到现在这些兄弟都有了出路,他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就开芳这个大老粗也能教书?”曾水源摇头道,他以为林凤祥在跟他开玩笑。

“他不是教书,而是在教骑兵,华族有专门培训军官的军校。开芳擅长骑兵训练和骑兵战术,被元首安排在那里教书,同时也在养伤。”

“凤祥,你这次来难道是帮华族做说客?”

既然是自家兄弟,那么就没必要拐弯抹角,曾水源直截了当地问道。

林凤祥也没准备瞒着他,说道:“确实有这个打算,不过我知道不用劝你,你一向都有主见,当年咱们在一起,都是你拿主意。”

“我今天只想将现在的形势分析给你听。你应该知道天京城已经打起来了,杨秀清灭了韦昌辉,现在正在派人攻打天王府,宣娇和三娘正在苦苦支撑。燕王攻打外城,试图进入天京城中,但是被陈承瑢给挡住了,华族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已经打到了长沙和南昌,他们的炮艇尤为厉害,铁甲炮艇在长江之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林凤祥毫无保留地将华族的部署告诉了曾水源。又跟他说了广西老家的现状,打下了北圻之后,广西的发展形势更好了,许多人到南边做生意、包地或者是开矿山。

华族的势力从广西向南,北圻向西,还在不断地扩张。一团散沙的南掌地方势力纷纷向华族称臣,主动称臣的还能够封一个爵位,靠华族的俸禄过上不错的生活,甚至可以搬到福州生活。

但是负隅反抗的人最终却要家破人亡,土地还要被华族收走。

他知道曾水源是个聪明人。现在杨秀清一心想要弄死他,处处找他的麻烦。

他留在太平军中早晚要完蛋。另外,两人之间的感情在那里。

“凤祥,你说吧,我该怎么做,你来找我估计是已经笃定我会随你投了华族。咱们一盘散沙的天国确实推翻不了满清,更不是华族的对手。不过我毕竟是天国的人,我想知道华族会怎么对天王他们。”曾水源果然对加入华族并不抵触。主要是因为林凤祥和李开芳现在都在华族。

“这个水源兄大可放心,华族胸怀博大,开放包容,不会为难天王和众位兄弟。我林某愿意担保。”林凤祥赶紧保证道。

曾水源的手中有八干兵马。在太平军中算不上强,但是这样一支太平军如果突然出现在天京外围,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事实上,来劝降曾水源,是林凤祥自己的主意。

董良北上谋取天京,本来没准备带林凤祥。他从永州回到福州之后,准备将林凤祥放在军校。

但是林凤祥知道了董良的打算之后,主动提出要跟董良一起。

既然加入了华族就要将过去的事全部放下。

而且他并不希望太平军与华族死磕。他知道太平军不是护卫军的对手。因此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让太平军少死一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