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七章 下镇江(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2191 字 6个月前

太平军可以放弃扬州,但是绝对不能放弃镇江,镇江和安庆是天京城的左右护法,就像是象棋盘上,老将身边的那两个士一样,少了一个就容易被人家将军。

董良只给了第二舰队和刘丽川两个时辰的时间,拿下镇江城之后,留守一部兵马,不要管周围的太平军据点,剩下的部队直接杀向天京城。

“刘司令,我帮你将对面城墙上的火炮都敲掉,城门也帮你们轰开,剩下的就靠你们了。”曾泰对刘丽川说道。

因为第二舰队的驻地在上海和海门,因此两人非常熟悉。

此时,刘丽川就在曾泰的旗舰上指挥战斗。

“其实你做到这种程度,战斗基本上也就结束了,我等下会派两个大队前去接收城池,咱们稍候即可,估计都用不上两个时辰,我可不想将那些天京城的功劳全都让给许司令。”刘丽川毫不避讳自己要与教导总队争功。

护卫军内部各支军队之间的内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无帮无派,干奇百怪。

作为一个英明的领袖,不应该消除山头和派系,而是应该将其引导到正常的竞争之中,然后通过自己出色的领导艺术来掌控好这种竞争。

“轰轰轰……”蚊子炮舰上的火炮率先开炮,庞大的主炮火力,根本不是太平军那些老炮可以比拟的。

镇江城上的红衣大炮也有一些能够打到几干米外,但是那射速,那精度,就太拉胯了。

城头上那些临时抓来的壮丁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一个个被吓得抱头鼠窜。

朱宏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头上的火炮被一门门敲掉。

接着舰队开始轰击城门。

岸边江南纵队的士兵也开始登岸。这支队伍的主力是上海周边的流民和码头工人。

虽然大部分都是新兵,但是他们的纪律性非常好。

江南纵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队伍中读书人的数量较多,各级训导员早早就配齐,毕竟苏湖地区本就是全国读书人比例最高的地方。

另外这里的复兴会基层分会发展的也比较健全,在每个中队都建立了复兴会的小组。

这让江南纵队成为了护卫军中一支最有文化的队伍。

“突击队跟着我,先在城外建立一个狙击阵地。”突击队长屈景贵说道。

新编第19支队的突击队第一个登上了镇江的码头,他们奉命夺取城墙。

这个时候城墙上还有太平军的守军。

“刁希亮,你带上一个旅下去堵住城门,绝对不能让这群海匪进城,丢了镇江,东王不会放过咱们。”朱宏玉对手下的一名军帅下令道。

没有了大炮,守城将会变得非常艰难,下面的海匪能够冲到城墙的近前与他们对射,朱宏玉早就知道海匪的枪打的比他们的远。

这样的对射中,他们是吃亏的。

屈景贵让手下以散兵队形向城墙靠近,城墙上仅剩的几门火炮偶尔还会轰击两下,这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力。

不过屈景贵与他手下的百来人都是新编十九支队的精锐,虽然这是一个年轻的支队,但是数干人中总能够挑选出百来个善于作战的士兵。

他们三五个聚在一起,相互掩护、提醒着对方。

“砰……”屈景贵一枪击中一个伸出女墙的人头,然后迅速地拉动枪栓,瞄准下一个目标,他们突击队是新编十九支队中少数装备新式步枪的。

就这样对射了一会儿,只见城门轰的一声被炸开。

“冲……”屈景贵向前挥手,战士们跟着他以三角队形向城门涌去,还有一部分人留在原地狙击城上的敌人。

他们交替掩护着前进。一举冲进了城门,在冲击城门楼的时候就要与太平军近距离厮杀。

不过护卫军可不会跟他们拼刺刀,突击队中配备了不少手动连发的散弹枪,这个时候开始发威。

大口径的散弹枪,每一枪都能够放倒好几个敌人。

那些太平军将士不敢靠近,纷纷后退。

在马道与城墙的结合处聚集了不少太平军。

屈景贵赶紧让手下扔手榴弹。

“轰轰轰”一波爆炸之后,太平军将士死得七七八八,剩下的顶撞纷纷沿着城墙逃跑。

突击队的人见这些人毫无战斗意志,赶紧大呼“降者不杀”。

一时间城墙上跪了一地的人。十九支队的剩余部队紧跟着进入了镇江城。

他们在城内也没有遭受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