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四章 狼狈为奸(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2353 字 6个月前

“将军过奖了,唉……”钟子鲁叹息一声,突然话锋一转。

“这护卫军所依赖者不过是武器精良,但是他们的兵力不足,现在他们在湖南和江西两线开战,必然兵力不足。将军率领主力出击的同时,何不将那些杂兵给分派出去。让这些人杀入婺源,然后从那里渗透到海匪后方,扰乱其后方秩序。让海匪首尾不可兼顾,虚虚实实,如此,将军的主力就能够避开其主力。”

钟子鲁想了很久,这是他能够想到的最好的计策。

如若能够实施成功,那么他们说不定可以开辟出一条新战线来。

如果实在打不下来,他们则要找一条新的出路。

“钟大人,你应该知道现在海匪几乎控制整个南方,我们想要安全只能回到大清的控制区,大人觉得我们如何过去?”张国梁并非是一个纯粹的莽夫,要不然他也做不到今天的位置。

江南大营的二把手,在汉人武将中已经算是极高的地位。

“护卫军用主力攻打九江本身就是想要封锁我们的退路。”钟子鲁说道。

九江一下,长江南岸位于下游的那些兵马,无论是太平军的还是清军都跑不掉。

他们都知道护卫军的水师厉害,谁能够突破护卫军水师构筑的江防防线呢。

所以他们现在想要走只能从护卫军的后方。

按照正常的道路,距离前线越远的地方就越加的安全,护卫军的兵力也越薄弱。

钟子鲁将自己的想法跟张国梁说了一下。

他们现在就是要多拉壮丁,然后让那些壮丁参与到对百姓的抢劫中,一旦这些人杀了人,抢了东西,心态就会变化,一日为匪,终生为匪。

到时候他们突围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些人给撒出去。

“钟先生果然高见,你放心,今后有我一口吃的,绝对少不了你。”张国梁的身上还有很深的土匪习气。

“钟某愿意辅佐张将军,成就大业,这乱世有枪、有兵才是王者,咱们以后去了北方,只要实力足够了,就连朝廷都得对咱们客客气气,那皇宫大殿,将军说不定也可以佩刀进去,说不定咱们还能骑马在皇城转悠哩。”

钟子鲁找到了新主子,卖力地画着大饼。

张国梁这个靠山不错,比向荣年轻,比陆剑锋还要残暴,还有一定的统兵能力。

狼狈相和才能为奸。钟子鲁就像是那只狈,他必须要找到一头最强壮的狼合作。

“钟先生这样,大帅可曾知晓。”张国梁问道,他想要试探一下钟子鲁。

“张将军,向大帅老了。”

钟子鲁只说了一句话就将自己的意思给表达清楚了。

“哈哈哈……”两人相视而笑。

张国梁召集了五干精兵,加速向南转移。

这个时候江西的护卫军还不知道这支军队杀来。

董良也刚刚从占领徽州的护卫军那里听到江南大营清军的消息。

临时行营,一场重要会议正在召开。

董良用这两天的时间理清楚了南京城的事情。

他将南京暂时划归江苏行省管辖,将原本分管江北苏州上海道地区政务的袁九贡给调到南京城,主持这里的行政工作。

现在的江苏行省非常大,几乎涵盖了后世的江苏和上海地区。

而且这是一个经济、农业都非常发达的省份。

袁九贡这个人话不多,但是能力非常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

他跟着陈得利在商部做了很久,知道华族对商业非常重视,也知道工商业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地方想要快速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展工商业。

今天的会议是以恢复江苏行省的稳定为主题。

主政的袁九贡自然成了重心。

董良先是听取了南京城内发展情况的汇报。

汇报的人名叫徐鼎康,原本是苏州城的商人,他组织了一支力量配合护卫军拿下了苏州城。

后来被袁九贡看中收入总署工作。

这个徐鼎康饱读诗书,而且熟知商业规则,跟江南的商人关系也非常好。

在总署的商业司干得有声有色。

上海苏州河畔的新城就是他规划建设的。

现在那里已经成为集住宅、商业贸易、工业加工为一体的新区。

原本狭窄的上海县城反倒是成为了陪衬。

在袁九贡的努力运作之下,护卫军在上海地区建成了沿着黄浦江的航运、外贸及重工业区。

另外外滩的自由贸易区也重新开放。现在洋人被允许在自由贸易区内从事工业和贸易活动,在税收上可以得到优惠。

比如他们可以收购蚕茧,然后在自贸区加工成生丝活着是丝绸之后再运回国内。

在此过程中,他们只有在将生丝运入自贸区的时候需要交一次税。

董良思虑再三,还是觉得不能将所有的窗户和门都给关上。

他下意识里觉得那样是不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