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一章 希望(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2471 字 5个月前

海冰消融要比江冰消融早一些。

这个时间差,正好够骑兵支队转移到庙街。

骑兵的转移比较麻烦,战马的运输需要专门的船只。

除了战马,还要携带大量的战马饲料。

到了庙街之后,黑龙江水师转而护送欧宗安的远东支队西进。

骑兵留在庙街做短暂的休整以及适应性训练。

现在的情况就是运力全都用完了,护送骑兵支队的船只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但是欧宗安让后方再抽调一匹民兵到上游。

因为黑龙江沿线的城池有些多,欧宗安的兵力太少,无法分兵占领。

但是这些地方大都卡在了江边,要是不控制在手中,那么黑龙江交通线将会陷入危险。

岳德正的效率很高。天还没黑,一支五百人的民兵大队就集结完毕。

“墨鱼号”是一艘两干多吨的标准蒸汽运输轮船。采用铁肋木壳结构,结构强,自重低,载重量大。

运送五百人的民兵加上他们携带的物资对于“墨鱼号”来说,非常轻松。

“沈船长,拜托了。”岳德正握着沈瑜的手,一脸感激地说道。

这让沈瑜都感到不大好意思。

他回到船上,下令起锚出发,这次他们不是向东回到大海上去,而是沿着混同江向西南方向驶去。

江水滔滔不绝地向鞑靼海峡奔腾。

上游近百万平方公里流域内集聚了整个冬天的雪水,一股脑地汇聚进了这条如同黑龙一般的大江之中。

两岸是无尽的森林,了无人烟。

许多水手来到甲板上观看这难得一见的景色。

“船长,看样子你是赶不上陪嫂子生娃了。”大副包佳荣走到沈瑜的身边故作关心道。

沈瑜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副,也许自己应该跟这个小子一样,坚持不结婚。

包佳荣虽然没有结婚,但是却养了好几个女人,这个渣男处处留情,在好几座扶桑港口都养了女人。

有些女人甚至给他生了孩子。包佳荣也不管这孩子是不是真的是他亲生的。他每次靠岸都会过去看看,给女人留点钱。

沈瑜想到这里,对妻子的愧疚就更加的浓重。

每次回港口,妻子都会带着孩子到港口等自己。

每次妻子都会精心打扮好,对自己百依百顺。

“佳荣,元首不是说了嘛,华族复兴是我们共同的事业,男子汉大丈夫,家国天下,华族是大家,大家安稳了,下面的一个个小家才能过上安生日子。”

包佳荣听了反倒是笑了出来:“嘿嘿……船长啊,你什么之后也成了训导主任了。”

船只继续逆流而上,“墨鱼号”的动力强劲,第二天便到了伯力屯。

这里已经有不少的华人。

欧宗安将这里建成了一座物资中转站。并且在这里驻扎了一支一干多人的守备队。

除此之外,还有两艘小型炮艇,他们要防止吉林将军府的兵马从乌苏里江上游杀过来。

船只稍作停靠,补充了一点燃煤和食物便继续前进。

民兵非常听话,他们由各自的军官带领,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船舱中。

他们见到了沈瑜一般都非常客气。

船长就是船上的土皇帝,上了船,都要听从船长的安排。

带队的民兵大队长名叫李广。

这个名字很容易记住。

李广的理想是做一名将军。不过在加入护卫军之前他只是一个流民。

前年夏天,他的家乡开封遭受了水灾。

李广与同乡一同踏上了南下的流民队伍。

到了徐州府之后,他们被官兵赶到了苏北护卫军地盘上去。

李广是在那里被护卫军招募。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在江北的地界上开垦土地,有时候也才加训练。

后来华族从江北招募北方流民到远东。李广冲着那优厚的条件参加了。

不过他不只是奔着这里的土地,还因为到这里之后他能够成为正式的护卫军战士。

“墨鱼号”离开了伯力屯,继续向西航向,离开了乌苏里江江口,江水的速度变慢了一些。

这段江面更宽,没有明显的江堤,周围的森林变成了湿地草甸。无数的水鸟在草甸上飞来飞去。

后世的三江平原到了。这里是关外的大粮仓。现在还是一片荒野。

沈瑜与民兵大队长李广一同站在甲板上聊天。他对战斗的事情非常感兴趣。

“李广兄弟,你想家不?”沈瑜末了突然问道。

他很喜欢跟这个李广兄弟聊天,对方身上的精气神与包佳荣完全不同。

“沈船长,我一个人吃饱,全家都饱。”李广苦笑了一下说道。

沈瑜瞬间就明白了,闭上嘴巴,看着远方的风景,不再说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奋斗的动力。在华族这里,无论你以前是什么样子的,都可以从新开始。

华族给人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稳定的生活环境,先进的国家制度,而是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