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丰厚的家底儿(1 / 2)

京城.周家!

  周扬先是来到书房,这里是存放书籍字画的地方。

  原本相对宽敞空旷的书房,此时已经变了样子,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拥挤。

  没错,就是拥挤!

  为了能存放更多的东西,李幼薇在书房里做了好几排木头架子,将书房大部分的空间都给占用掉了。

  眼下整个书房里,属于周扬的东西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待客用的沙发、茶几以及茶具全都不见了。

  此时,这些木头架子上全都摆放着各种古籍字画。

  为了能更好的保存这些古籍字画,李幼薇特意让木工师傅打造了大量的木头盒子,都是用上好的硬木打造的。

  随便拿了一个盒子出来,周扬看到木盒上竟然还贴着一个标签,上面写着“黄宾虹”三个字,显然是注明盒子里存放的到底是谁的作品。

  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三个卷轴。

  取出一个卷轴展开之后,一幅山水画顿跃然纸上。

  仔细一看,赫然是黄宾虹代表作之一的《雁荡山巨幛》,该画是黄宾虹于1931年5月创作完成,虽然不算是黄宾虹价值最高的作品,但也颇有名气。

  欣赏了一会儿这幅画作之后,周扬又打开了另外两个卷轴,这两幅画同样是黄宾虹的名作,即《大龙湫图》和《铁城壮观之图》。

  创作这几幅作品的时候,黄宾虹已经六十多岁了,技艺已经大成。

  再加上这些画作全都保存完好,价值不菲。

  随后,周扬又取下旁边几个盒子,上面分别贴着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等大师的名字。

  看到这些盒子里的作品之后,周扬整个人都麻了,这些可都是近现代的艺术大师啊。

  就算现在不是大师,以后也会成为大师的。

  这里面齐白石和张大千的作品最多,每人都有十几幅之多,其中不乏有那些前世在拍卖会拍出天价的作品。

  周扬暗暗盘算了一下,单单这几位大师的作品,三十年后就价值几十亿。

  而这样的书画作品还有整整一屋子,要是等价格起来之后全都卖掉,周扬都不知道能卖多少钱,几十亿还是几百亿?

  不过周扬也知道,这些藏品他大概率是不会卖掉的,毕竟现在的他有单位的工资,也有村里的分红,压根儿用不着变现这些字画。

  以后,这些东西都将是宝儿她们姐弟几个的。

  当然了,其中一部分则是等时机合适了,也会交给李家老宅那边。

  在书房里待了一会儿之后,周扬又来到了正房西面的那两间屋子。

  原本这两间屋子是给家里的客人准备的,但随着买回来的藏品越来越多,李幼薇就把这两间屋子全都改造成了存放藏品的地方。

  和书房一样,一进来屋里到处都是刷着棕色油漆的木头架子,宛如一个巨大的图书室一样。

  只不过,人家图书室的书架上摆放的都是书籍,而周家的木头架子上摆放的都是各种瓷器、木刻以及玉器饰品等等。

  周扬对于这些坛坛罐罐没有什么研究,除了青花瓷之外,他也仅仅只是知道几大官窑的名字,除此之外,一窍不通,更分不清真假。

  但看到屋里这么多的藏品,而且大多数都还保真,他的心情就忍不住美美的。

  之所以敢说这些东西保真,一方面是周扬相信父亲周亚文的眼光,另一方面这些东西购买的地方不一样,大部分是出自文物商店。

  文物商店是经国家文物局、省、市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依照文物保护法,通过商业手段,征集民间的流散文物,使之得到有效保护,为博物馆、科研部门提供藏品和资料。

  并有计划、有选择地将部分一般文物供应国内外市场,以展、销、收、售,雅俗共赏的经营特点,满足广大文物爱好者的需要。

  因为有国家作为背书,所以里面出售的东西大多数都是真的。

  当然了,也不排除有赝品,但那需要赝品的品质特别的高,能骗过绝大多数的文物专家。

  毕竟这些文物在摆上货架之前,都要经过多个专家的鉴定,免得将国宝当普通文物给卖掉。

  屋里的藏品种类很多,除了瓷器和玉器外,还有一些香炉、鼻烟壶、碑帖拓片等等,甚至于还有一些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等,林林总总差不多有大几千件。

  这还没完,除了正房外,周家东西两侧的厢房,除了给李海燕、梁小山等人预留的客房外,剩下的也全都改造成了储藏室。

  来到西厢房,第一间屋子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里面满满放了一屋子纸箱子,仔细一看全都是各种酒。

  主要是以茅台为主,但也不乏有其它名酒,比如说老汾酒、杏花村以及京城二锅头。

  剩余几间屋子也都一样,存放的全都是老酒和各种丸药、邮票,甚至于领袖像章...

  看完家里的这些东西之后,周扬忍不住有些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