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历史的惯性!(1 / 2)

“唐,唐三藏?”秦墨愣了愣,“卧槽,历史惯性又出现了!”

        巡官都摸不着头脑,“会昌寺主持法号叫道藏,不叫唐三藏!”

        “走,去会昌寺看看。”秦墨来了兴趣。

        巡官也不敢多问,连忙在前头引路,“这会昌寺,在西北的金城坊,过去需要两刻钟的时间,要不,下官派人去请会昌寺的现任主持?

        现任主持是道藏的弟子,法号辩机。”

        我了个大槽。

        辩机?

        就是那个跟高阳么么踹的辩机和尚?

        说起这个辩机,他就想到了窦遗爱。

        再加上高阳正好有了,他心里也是有些担心。

        害怕历史的惯性再次出偏差。

        要真如此,那乐子就大了。

        见秦墨脸色不对,高要道:“少爷,您知道这个辩机和尚?”

        “嗯,听过大名!”

        秦墨无奈的点点头。

        “据说这辩机和尚,生的唇红齿白,相貌英俊。

        其高才博识、译业丰富,又帮助道藏共同编纂大乾西域记,名声大噪。

        不知道有多少香客闻名拜访。

        几乎将会昌寺的门槛都给踏破了。”一旁的巡官说道。

        完了完了,唇红齿白,相貌英俊,博学多才,又会说话,那个女人看了不喜欢?

        秦墨幽幽叹了口气。

        先看看再说吧。

        他对佛门不感冒,但是也不歧视,只要是教导人积极向上,面对生活的,也算是一种精神寄托。

        不多时,会昌寺到了。

        这寺庙不算太大,但是香火旺盛,前来上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现在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也没有法会。

        可见这会昌寺香火之鼎盛。

        步入寺庙,前方有个大鼎,大鼎内大钱无数,甚至连秦墨督造的新币都有不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好家伙,就这么满满一大鼎银子,少说也有个千两银子。

        一旁的许愿池子里,王八都躺在大钱上拉屎。

        老大的金佛菩萨,闪闪发光。

        巡官对这里了如指掌,“单是这金佛,就用了三十斤金子。”

        看他满脸虔诚的样子,看来也是个信佛的。

        “三清只需泥土身,佛祖却要黄金镀。乱世菩萨不问世,老君背剑救苍生。

        你说这是什么道理?”秦墨问道。

        “这个金身只是二品像,一品要用宝玉雕!”巡官解释道。

        秦墨嘿的一笑,“我可没看过泥塑的佛像,就算是河西走廊的千佛洞,我也看过,用的都是极为昂贵的金粉和颜料,方能保证祂们不褪色。

        就算是紫微星门里,用的都是泥塑的像。

        而玉观音,玉佛,却随处可见!”

        不是秦墨瞧不上,自古以来,道家也出过很多败类的,佛家也出过很多大德,教人向善。

        巡官不做声了,似乎实在想该怎么回应。

        思索了一会儿,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说道:“下官这就去把辩机主持叫来。”

        “如果方便,道藏和尚也一并叫来。”秦墨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袁天罡把紫微星门的道统交到他的手上,还是要做点事情的。

        道门是从黄老道演变而来,而黄老道又是黄老之学,是一门治国的道理。

        讲究顺应天人,无为而治。

        用道来治国是不行的,太过于理想。